近期,ChatGPT不僅是在全球火熱,更是在照明圈引起廣泛討論,采訪ChatGPT有關行業問題、靈魂拷問ChatGPT等,今天我們來深入照明設計師這個職業范疇領域內進行多維度探究,從ChatHGPT原理功能、嘗試照明設計、AI缺陷、如何應對AI技術的進步等,一起來看看袁景玉教授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他的哪些深度思考讓我們照明人從中得到一些啟發?
1.什么是ChatGPT?
ChatGPT是由OpenAI開發的一個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程序,AI技術發展的一個最新成果,在2022年11月發布,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內活躍用戶突破一億,以大幅領先優勢創下最快記錄。用戶目前可以免費注冊和試用,登錄以后提出問題或要求,它就可以快速回答問題,或根據所提的要求以不同的方式給出答復,比如文本、表格、圖形等形式,并且可以根據格式要求提供復雜的文件。
2.ChatGPT的功能或優勢有哪些?
作為一個聊天程序,ChatGPT首先是可以是按用戶要求以特定語言回答用戶提出的問題,當然它首先具有語言翻譯能力,根據大量用戶的反映,它比其它翻譯軟件在文本輸出質量方面有更優異的表現。
其次,ChatGPT背后經過了大語言模型(LLMs)的數據訓練,這個訓練過程在巨額經費的支持下,納入了更加驚人的數據量,因而作為一個智能聊天機器人,它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已經搜尋和匯總了海量資料,可以說類似一個學富五車、記憶超群、反應靈敏的人,不僅知識十分豐富,而且條理十分清晰。
第三,ChatGPT可以智能化響應用戶的要求,按照所需的格式給出答復,甚至可以模仿特定的某人或某類文章的語言風格。在給出的答案中,文本可以表現為敘述、故事、小說、劇本、論文、報告、報表、計算機代碼等等各種形式,成為一個可以在辦公室做PPT的白領秘書,會寫代碼、找應用程序的bug,還能兼職當個作家。
這些能力使ChatGPT在目前階段最大程度地模仿了人的智能,因而我們看到了它可以在很多領域或工作崗位代替人的工作的可能性。
但是說到底,它還是一個人工智能技術,也就是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能模仿人的智力活動的一種技術,但是它畢竟沒有人的生活經驗、閱歷,盡管它存儲了海量的知識,卻沒有“人”所特有的,在獲取知識過程中的艱辛付出和深切體會。特別是沒有作為照明設計師的每一位個體,在長期的社會、文化和人際生活中所建立起來的價值體系和情感體系。
3.ChatGPT能做照明設計嗎?
這個問題的實質是在討論AI能否進行設計,對此,我們一方面需要解析什么是設計,另一方面要從AI的前身說起。
計算機在發明之后很快就被用于圖形處理。30年前我們接觸到計算機輔助設計,當時AutoCAD的R14版本在發布會上演示了圖元統計方面的驚人速度和準確度,就號稱已經具有智能化功能。后來我在建筑學專業教授計算機輔助建筑設計,才理解所謂設計,是指有目標和計劃的創作行為及活動。而CAD,我們通常理解為Computer-aided Design,嚴格來說應該是Computer-aided Drawing,CAD軟件只是幫著我們做些輔助性的工作,包括快速、甚至貌似“智能化”地生成柱網、墻體、門窗等等。我們能快速畫圖,是因為前期有大量的人力已經為我們做了圖元、模塊和統計等方面功能和數據庫的鋪墊。
今天的ChatGPT為代表的的AI技術也是在豐富和完備的互聯網信息基礎上,為我們提供信息搜集匯總、加工處理和展示表達方面的便利。
圖2 采用AI繪圖工具Midjourney繪制的室內設計效果圖和扎哈風格的建筑造型圖。用戶提出由一組關鍵詞組成的繪圖要求,軟件自動而且快速繪制并輸出圖像結果(來自Midjourney網頁截圖)
而這些對信息的獲取和應用,正是設計、也包括照明設計當中的主要工作內容。要完成一個照明設計工作任務,必然要與信息打交道,具體包括對標準、環境、歷史、文化以及客戶要求等信息的搜集分析,再經過對設計目標的具體化、光源燈具電氣和智能控制設備信息的運用、文本或圖紙信息的表達、與客戶的信息溝通交流等等,所以,AI也好,ChatGPT也好,它們在信息的存儲、處理和輸出方面具有的優勢,在照明設計工作中意味著強大的工作能力。
圖3 照明設計過程通常包括前期分析、設計構思、效果圖表達等過程(來自本文作者教學用圖)
4.那么,ChatGPT能取代照明設計師的職位嗎?
不會。這是AI技術的本質和照明設計師的性質決定的,ChatGPT或其它的AI技術不會取代照明設計師。理由如下:
首先,設計是針對特定事例的獨特創造性工作,研究性是AI的弱點。
每個設計都是要一事一議的,照抄照搬或者簡單拼湊不是設計。所謂設計師,是對人與事物進行分析,通過創造、創新或提供創意給出解決方案,并予以表達的人或工作崗位。所謂研究,就是利用有計劃與有系統的資料收集、分析和解釋的方法,獲得解決問題的過程,是運用科學的方法探求問題答案的一種過程。
建筑設計領域的主流機構都叫建筑設計研究院,通常要針對設計對象的地域、文化、歷史、環境、規劃和發展目標等進行大量的研究,從而完成獨創性的成果。照明設計盡管沒有設計研究院這樣命名的機構,但是運行模式是相似的。
AI技術包括ChatGPT根據用戶要求提供的論文、報告,仍然是信息的處理和表達,徒具研究的形式,最為欠缺的就是研究能力,這種研究性恰恰是AI技術無法取代照明設計師的關鍵原因。一些研究人員對ChatGPT訓練所用LLMs的評價就是“流利但不真實”,需要對其輸出結果的準確性保持警惕;有人認為它在回答問題時根本不可靠,有時會產生錯誤的回答,需要人工審核。特別在涉及抽象、倫理、心理和情感因素的時候,AI技術仍然存在難于逾越的鴻溝,部分原因在于這些訓練所用語料內容的時效性、真實性和可靠性并不是都令人滿意。比如有人指出AI在理解“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語義時會有多大的難度。
圖4 河北工業大學百年紀念園工學樓夜景照明實景照片(本文作者設計并拍攝)
圖4所示建筑立面上一片墻體的泛光照明,既涉及到平均照度、平均亮度、均勻度等照明參數,也與材料的質感、色彩表現有關。每一個參數的取值及其實現手段,都是綜合權衡的結果,也寄托了照明設計師對百年校史、校園文化和學術傳統方面的諸多思考。
其次,創造性思維是照明設計師的核心實力,是AI的軟肋。
AI的知識儲備和分析、綜合能力毋庸置疑。但是照明設計過程中的關鍵部分,是照明設計師對照明設計方案的構思過程,尤其是其中綜合了設計師個人求知過程、生活經驗和閱歷、人生思考、心理探究等個性化認知的知識體系,正是AI的知識結構中難以覆蓋和無法具備的部分。
舉例來說,一個房間的燈光設計,當然首先要滿足相關的標準規范指標,這些在手工畫圖階段,是由設計師進行手工計算,在掌握了利用系數、室形指數等等概念基礎上,利用光源燈具的相關參數進行計算得到設計值,修正設計參數。后來用計算器解決計算問題,用Excel解決大量數據的運算問題,進而用照明模擬軟件進行計算,對區域照度和均勻度的控制有了更為便利和準確的掌控。這些工作通過AI技術來完成是很容易實現的。但是照明設計師還需要考慮房間的主人有哪些具體情況,比如主人的工作生活規律、活動區域劃分、不同時間不同情緒下的具體要求,這類復雜和個性化的內容往往是沒有具體指標可以描述的,必須要由照明設計師結合自己的理解,在設計結果中予以滿足并加以具體呈現。這些沒有標準化指標的內容,就超出了AI的處理能力范圍。
第三,網絡信息分布的不均衡,嚴重制約AI技術在照明設計領域的發揮。融合地方、地域、民族、歷史、人文、心理和文化特征的設計,是設計師的優勢。因為網絡和信息管理方式的特異性,在目前的網絡空間中信息的分布并不均衡。特別是涉及中國社會的相關內容相對較少,尤其以漢語構成的知識體系在數量和質量方面尚屬薄弱環節。這對于ChatGPT所依賴的訓練數據必然造成缺環,因而這類風格或項目的設計,仍然要通過設計師的工作來完成。
在這方面,人們總是提到AI在中文數據大模型訓練中的語料問題,實質上不是指語言障礙,目前ChatGPT幾乎已經沒有語言隔閡的問題;而是中文數據的數量和質量問題,尤其是質量方面,數據的真實性、完備性和開放程度不足,造成了中文信息的高質量語料比例較低的現狀。文化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語境,分為低語境(Low Context)和高語境(high context),高語境文化的特征是人們在交流過程中重視“語境”而非“內容”,對語言的理解需要背景,存在大量的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內容。而低語境文化則恰恰相反,只要按字面意思理解即可。有著豐厚文化底蘊的中國就處于高語境文化尖端,是東方文化的代表,美國及大部分北歐文化則處于低語境文化。中文網絡語言環境中大量的信息需要意會,字面意思與實際內涵很可能存在巨大差異。這些都使得我們在對涉及人文、社會科學等方面的中文信息獲取方面存在較大不足,也制造了很多的語言禁忌,潛規則盛行。
圖5 高語境文化和低語境文化的分布及其特征(愛德華·T·霍爾《超越文化》)
照明設計不是純自然科學的研究,與人文社科領域關系十分密切,這種信息缺環已經歷史化存在,難以彌補。以網絡信息為基礎的AI技術在涉及這些題目時,先天弱于照明設計師的視野和閱歷。
第四,ChatGPT所代表的AI技術如何開發和應用到照明設計中,仍然是照明設計師的工作。
AI技術是為人服務的,如何讓它為照明設計和照明工程建設服務,也是創造性工作之一。ChatGPT工作中最基本的一個過程是提出由關鍵詞組成的問題,同樣一個題目,采用什么關鍵詞進行提問,就需要用戶認真思考和謹慎處理,否則結果也會難以預料。
在設計思想的表達方面,也不僅僅是表達形式問題,比如用什么文本?如何編排?圖面效果如何美化?這些問題,AI技術可以提供多種推薦方案,幫助我們提升和優化。但是表達方案的選擇必然要考慮到客戶方面的問題,比如喜好、趣味、情緒、思路等等難以量化的內容,仍然需要照明設計師的主觀判斷,這又是人的長處和AI的短處。
因此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照明設計工作崗位和工作環節都是穩固的,照明設計中那些缺乏創造性需要和能力、消耗大量人工成本的諸多崗位,則會被AI技術擠兌,甚至取代。
5.未來的AI技術更為發達,是否有可能最終取代照明設計師的職位?
盡管未來難以準確預料,但是以人類能力的不斷發展提高為基礎,設計出具有非常接近照明設計師能力的機器人或人工智能,也是有可能的。但是那當然需要極大的人力、物力和資金的投入,所以關鍵問題不是能否,而是為何。
AI技術發展不是為了取代人的工作,而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為人類社會創造更大的福祉。具體到照明設計領域,應該是把照明設計師從繁瑣、乏味和簡單重復性耗費精力體力的一般性工作中解放出來,不用無休無止的熬夜畫圖、做PPT,讓他們能夠將主要精力放到創造性思維過程中,完善自我,放飛心靈,成就人生價值。
6.照明設計師應該如何應對AI技術的發展?
接續前面話題,AI技術應該成為照明設計師的助手,而不是對手。
照明設計領域應該最大程度挖掘AI技術的潛力為我所用,在設計項目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各個環節發揮AI技術的作用,包括項目信息搜集、處理,設計方案生成和表達,與客戶的溝通交流等方面,全面改進設計工作的質量,提高效率。
照明設計師們還需要有意識地借助ChatGPT等AI技術,開發自己在創意設計、創造性思維和研究性工作等方面的新思路。
AI技術在照明設計領域的應用程序開發也是未來的一項重要工作。現在的ChatGPT只是一個AI智能技術的底層平臺,在具體行業的應用尚需大量工作,它對照明行業生態的影響必將是巨大和深遠的。這方面也歷來是中國制造的標志性優勢領域。
相關閱讀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