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第一科大研發出“聚焦”及“寬廣工作距離”的高效能LED牙科治療燈具
摘要: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成功打造高效能LED牙科治療燈具。該新式燈具擁有40cm~70cm之間,燈光不失焦的工作距離、使用壽命高達30,000小時及內建高解析度的CCD鏡頭等創新功能,,「聚焦」及「寬廣工作距離」為該研發中最大的兩項突破。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簡稱第一科大)與宗哲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產學合作,在該校機械系謝其昌老師與其研究團隊的合作之下,成功打造高效能LED牙科治療燈具。該新式燈具擁有40cm~70cm之間,燈光不失焦的工作距離、使用壽命高達30,000小時及內建高解析度的CCD鏡頭等創新功能,且由於單純可見波長,不會造成患者紅外線熱傷害與紫外線輻射傷害,不管對醫生或患者來說,新式LED牙科治療燈具將會促使醫療過程能更加順利進行。
第一科大機械系謝其昌老師表示,「聚焦」及「寬廣工作距離」為該研發中最大的兩項突破,他舉例表示,一盞牙科治療燈如果擁有8個燈泡,即會產生8個影子及8個光圈。其工作團隊加入對焦設計技術,讓LED燈泡所投射出來的光線得以聚焦在同一點上,使得投射出來的亮度能保持完整,即使其中任何ㄧ部分燈泡被遮住,也只會影響到亮度,并不會跑焦、變形。
該LED燈的另ㄧ優勢則是寬廣工作距離,謝老師表示,日本當地的醫療燈具研發團隊同樣能做到能讓燈泡聚焦在同一點上,但目前日本牙科治療燈只要距離稍微改變,馬上會有失焦、光線柔化等現象產生,由該研究團隊所研發的新式LED燈操作范圍長達40cm~70cm,只要在工作范圍內,無論如何平移、上下移動,燈泡依然會聚集在同一點上,亮度依舊保持完整。
謝其昌老師也提到,舊式的傳統牙燈多為汞燈,溫度十分高,加上舊式的牙燈為全波長,在手術醫療中得先將散發出來的IR(紅外光)濾掉,但幾乎無法百分之百去除,且由於紅外光會產生熱,可能會造成傷口無法愈合,導致二次傷害,故醫療界目前已趨向將醫療燈具改成冷光特質的LED燈,LED的優點在於正面碰觸不僅不會熱,亦不會造成傷害。此外,在宗哲股份有限公司的要求下,謝其昌老師在新式LED燈中加入一顆CCD鏡頭,能將完整治療過程紀錄,可避免日后患者與醫師的醫療糾紛。該LED燈具日前已接近完成,并由謝其昌老師帶領其工作團隊為宗哲股份有限公司何英宗董事長等人介紹該燈具的創新突破。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