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首次在路燈上使用激光進行測試
摘要: 消息稱,下個月將在中國進行的路燈測試計劃采用激光做為光源,這也許在世界上是第一次,這項創新行動的目標在于節省能耗以及減少布線基礎設施所需的昂貴費用。

消息稱,下個月將在中國進行的路燈測試計劃采用激光做為光源,這也許在世界上是第一次,這項創新行動的目標在于節省能耗以及減少布線基礎設施所需的昂貴費用。
據悉,DavidHo與金晶公司(JinjingCo.)在中國福建省福州市研發出新的照明技術,本月即將在鄰近的福清市進行測試。
該技術使用藍光激光光束進行長距離的電力傳輸,毋須使用電力線。當激光光束撞擊使用感應量子(quantum-induced)材料的設備時,可將激光能源轉換成光,以進行照明。
一些車廠,像是梅賽德斯-奔馳(Mercedes-Benz)與BMW已經在車頭燈使用類似的技術了。但此次在中國的試驗目的是為了開發路燈與高速公路照明應用,或是應用在一些發電廠無法供電的地方。
一些研究員,例如UCSantaBarbara的StevenDenBaars已經在這方面研究了好幾年,理論上,與LED照明相比,激光照明可實現非常高的效率,原理是激光發光二極管的藍光燈將會貫穿前大燈單元內有熒光的熒光粉材料,將其轉換成一個擴散的白光。
核子科學博士DavidHo提到:激光照明在未來將會是節能減排的重要解決方案。這個夢想將會很快實現。

金晶公司實驗室的激光測試
中國的實驗室測試表明,此技術可比LED照明技術節省2/3的能耗,可使用太陽能電池板為(路燈)系統供電。使用激光光束傳輸電力將可減少對電力線與相關支持基礎設施的使用需求。
實驗室測試的技術不日將進行系統優化和商業化測試。預計大約在六個月后量產。
DavidHo表示,此技術的早期投資者為福建與江蘇省的創投公司。
在福清的測試完成后,此路燈系統將會安裝在福州羅源縣。
此系統的設計已經取得中國專利,目前在中國與其他國家正在申請更多專利。
DavidHo表示,系統推出前必須克服的障礙,包含降低激光二極管的成本。法規標準方面,傾向遵循目前LED照明的法規,關于公共安全與環境危害性方面則遵循目前美國的ANSIZ136.1激光安全規范。
DavidHo稱,如果激光照明系統得到有效的商業化,將可在幾十年內取代LED照明。
他希望此技術能更廣泛地應用在家庭、地下室、停車場與需要24小時照明的地方。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