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散熱結構提升白光LED使用壽命
上傳人: 上傳時間: 2006-11-06 瀏覽次數: 363 |
有關溫升問題具體方法是降低封裝的熱阻抗;維持 LED 的使用壽命具體方法,是改善芯片外形、采用小型芯片;改善 LED 的發光效率具體方法是改善芯片結構、采用小型芯片;至于發光特性均勻化具體方法是 LED 的改善封裝方法,而這些方法已經陸續被開發中。
■解決封裝的散熱問題才是根本方法
由于增加電力反而會造成封裝的熱阻抗急遽降至 10K/W 以下,因此國外業者曾經開發耐高溫白光 LED 試圖藉此改善上述問題,然而實際上大功率 LED 的發熱量卻比小功率 LED 高數十倍以上,而且溫升還會使發光效率大幅下跌,即使封裝技術允許高熱量,不過 LED 芯片的接合溫度卻有可能超過容許值,最后業者終于領悟到解決封裝的散熱問題才是根本方法。
有關 LED 的使用壽命,例如改用矽質封裝材料與陶瓷封裝材料,能使 LED 的使用壽命提高一位數,尤其是白光 LED 的發光頻譜含有波長低于 450nm 短波長光線,傳統環氧樹脂封裝材料極易被短波長光線破壞,高功率白光 LED 的大光量更加速封裝材料的劣化,根據業者測試結果顯示連續點燈不到一萬小時,高功率白光 LED 的亮度已經降低一半以上,根本無法滿足照明光源長壽命的基本要求。
有關 LED 的發光效率,改善芯片結構與封裝結構,都可以達到與低功率白光 LED 相同水平,主要原因是電流密度提高 2 倍以上時,不但不容易從大型芯片取出光線,結果反而會造成發光效率不如低功率白光 LED 的窘境,如果改善芯片的電極構造,理論上就可以解決上述取光問題。
■設法減少熱阻抗、改善散熱問題
有關發光特性均勻性,一般認為只要改善白光 LED 的螢光體材料濃度均勻性與螢光體的制作技術,應該可以克服上述困擾。如上所述提高施加電力的同時,必需設法減少熱阻抗、改善散熱問題,具體內容分別是:降低芯片到封裝的熱阻抗、抑制封裝至印刷電路基板的熱阻抗、提高芯片的散熱順暢性。
為了要降低熱阻抗,許多國外 LED 廠商將 LED 芯片設在銅與陶瓷材料制成的散熱鰭片( heat sink )表面,接著再用焊接方式將印刷電路板上散熱用導線,連接到利用冷卻風扇強制空冷的散熱鰭片上,根據德國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 實驗結果證實,上述結構的 LED 芯片到焊接點的熱阻抗可以降低 9K/W ,大約是傳統 LED 的 1/6 左右,封裝后的 LED 施加 2W 的電力時, LED 芯片的接合溫度比焊接點高 18K ,即使印刷電路板溫度上升到 500C ,接合溫度頂多只有 700C 左右;相較之下以往熱阻抗一旦降低的話, LED 芯片的接合溫度就會受到印刷電路板溫度的影響,如此一來必需設法降低 LED 芯片的溫度,換句話說降低 LED 芯片到焊接點的熱阻抗,可以有效減輕 LED 芯片降溫作業的負擔。反過來說即使白光 LED 具備抑制熱阻抗的結構,如果熱量無法從封裝傳導到印刷電路板的話, LED 溫度上升的結果發光效率會急遽下跌,因此松下電工開發印刷電路板與封裝一體化技術,該公司將 1mm 正方的藍光 LED 以 flip chip 方式封裝在陶瓷基板上,接著再將陶瓷基板粘貼在銅質印刷電路板表面,根據松下表示包含印刷電路板在內模塊整體的熱阻抗大約是 15K/W 左右。
■各業者展現散熱設計功力
由于散熱鰭片與印刷電路板之間的密著性直接左右熱傳導效果,因此印刷電路板的設計變得非常復雜,有監于此美國 Lumileds 與日本 CITIZEN 等照明設備、 LED 封裝廠商,相繼開發高功率 LED 用簡易散熱技術, CITIZEN 在 2004 年開始樣品出貨的白光 LED 封裝,不需要特殊接合技術也能夠將厚約 23mm 散熱鰭片的熱量直接排放到外部,根據該 CITIZEN 表示雖然 LED 芯片的接合點到散熱鰭片的 30K/W 熱阻抗比 OSRAM 的 9K/W 大,而且在一般環境下室溫會使熱阻抗增加 1W 左右,不過即使是傳統印刷電路板無冷卻風扇強制空冷狀態下,該白光 LED 模塊也可以連續點燈使用。
Lumileds 于 2005 年開始樣品出貨的高功率 LED 芯片,接合容許溫度更高達 + 1850C ,比其它公司同級產品高 600C ,利用傳統 RF4 印刷電路板封裝時,周圍環境溫度 400C 范圍內可以輸入相當于 1.5W 電力的電流(大約是 400mA ) 。所以 Lumileds 與 CITIZEN 使采取提高接合點容許溫度,德國 OSRAM 公司則是將 LED 芯片設在散熱鰭片表面,達成 9K/W 超低熱阻抗記錄,該記錄比 OSRAM 過去開發同級品的熱阻抗減少 40 %,值得一提是該 LED 模塊封裝時,采用與傳統方法相同的 flip chip 方式,不過 LED 模塊與熱鰭片接合時,則選擇最接近 LED 芯片發光層作為接合面,藉此使發光層的熱量能夠以最短距離傳導排放。
2003 年東芝 Lighting 曾經在 400mm 正方的鋁合金表面,鋪設發光效率為 60lm/W 低熱阻抗白光 LED ,無冷卻風扇等特殊散熱元件前提下,試作光束為 300lm 的 LED 模塊,由于東芝 Lighting 擁有豐富的試作經驗,因此該公司表示由于模擬分析技術的進步, 2006 年之后超過 60lm/W 的白光 LED ,都可以輕松利用燈具、框體提高熱傳導性,或是利用冷卻風扇強制空冷方式設計照明設備的散熱,不需要特殊散熱技術的模塊結構也能夠使用白光 LED 。
■變更封裝材抑制材質劣化與光線穿透率降低的速度
有關 LED 的長壽化,目前 LED 廠商采取的對策是變更封裝材料,同時將螢光材料分散在封裝材料內,尤其是矽質封裝材料比傳統藍光、近紫外光 LED 芯片上方環氧樹脂封裝材料,可以更有效抑制材質劣化與光線穿透率降低的速度。由于環氧樹脂吸收波長為 400450nm 的光線的百分比高達 45 %,矽質封裝材料則低于 1 %,輝度減半的時間環氧樹脂不到一萬小時,矽質封裝材料可以延長到四萬小時左右,幾乎與照明設備的設計壽命相同,這意味著照明設備使用期間不需更換白光 LED 。不過矽質樹脂屬于高彈性柔軟材料,加工上必需使用不會刮傷矽質樹脂表面的制作技術,此外制程上矽質樹脂極易附著粉屑,因此未來必需開發可以改善表面特性的技術。
雖然矽質封裝材料可以確保 LED 四萬小時的使用壽命,然而照明設備業者卻出現不同的看法,主要爭論是傳統白熾燈與螢光燈的使用壽命,被定義成「亮度降至 30 %以下」,亮度減半時間為四萬小時的 LED ,若換算成亮度降至 30 %以下的話,大約只剩二萬小時左右。目前有兩種延長元件使用壽命的對策,分別是,抑制白光 LED 整體的溫升,和停止使用樹脂封裝方式。
一般認為如果徹底執行以上兩項延壽對策,可以達成亮度 30 %四萬小時的要求。抑制白光 LED 溫升可以采用冷卻 LED 封裝印刷電路板的方法,主要原因是封裝樹脂高溫狀態下,加上強光照射會快速劣化,依照阿雷紐斯法則溫度降低 100C 壽命會延長 2 倍。停止使用樹脂封裝可以徹底消滅劣化因素,因為 LED 產生的光線在封裝樹脂內反射,如果使用可以改變芯片側面光線行進方向的樹脂材質反射板,由于反射板會吸收光線,所以光線的取出量會急遽銳減,這也是 LED 廠商一致采用陶瓷系與金屬系封裝材料主要原因。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