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小型熒光燈的25W鎮流器(圖)
上傳人:admin 上傳時間: 2008-02-27 瀏覽次數: 430 |
熒光燈是一種以最少電能消耗(流明/瓦)產生白光的最廉價方法。現在,小型熒光燈的每年銷售規模達數億只,而對熒光燈可靠性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如今的照明系統需要鎮流器控制功能以驅動小型熒光燈,但這樣增加了成本和設計時間,而且這些鎮流器控制功能必須根據每種不同類型的熒光燈重新調節。
因此,設計工程師需要集成了所有控制功能的解決方案,以便將更多精力集中在燈管的輸出級設計上,并縮短產品上市時間。本文介紹如何利用集成了多種控制功能的單片IC來設計25W小型熒光燈鎮流器,另外還討論輸出級設計、可編程器件的選擇、原理圖、鎮流器測量波形,以及仿真結果和實測結果的比較。
可利用基于標準諧振電路拓撲的簡化模型來設計燈管輸出級(圖1)。燈管要求在給定的時間內有電流來預熱燈絲,有高電壓來點亮燈絲,然后開始工作。選擇合適的電感和電容并改變輸入電壓頻率可以滿足這些要求。為預熱和點亮燈絲,此時燈管并不導通,電路為電感-電容串聯形式。燈管點亮后,燈管處于導通狀態,電路成為電感并聯電阻-電容串的形式。
根據電路的傳遞函數可得到燈管預熱、點亮和正常照明三種狀態下的輸出級工作點(圖2)。頻率在確定的預熱時間內從起始頻率開始平滑下降到最終工作頻率。在頻率下降過程中,燈絲被預熱,燈管兩端的電壓隨著頻率接近高Q值L-C電路的諧振點而不斷增加。當電壓足夠高時,燈管即被點亮,工作點轉移到低Q值L-C曲線。頻率則繼續下降,最終達到工作頻率。

圖1:簡化的燈管輸出級模型是一個基本的R-L-C電路。
高Q值串聯L-C電路的傳遞函數為: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