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芯片混合集成瓦級LED封裝結構(圖)
上傳人:admin 上傳時間: 2008-05-14 瀏覽次數: 1032 |
引言
多芯片混合集成技術是實現瓦級LED的重要途徑之一.由于傳統小芯片工藝成熟,集成技術簡單,側光利用率較高(相對于大尺寸芯片),散熱效果較好(相對于傳統炮彈型LEDs),用鋁基板或金屬陶瓷基板集成的實用型LED產品已經問世.其綜合光學性能可以與Lumileds公司的相應瓦數的LED產品相比.我們提出了一種由基板+具有反射碗的散熱支架構成的封裝新結構(簡稱帽式結構)和用于傳統礦燈的T型支架以及可作為標準化的瓦級封裝結構.實驗表明,1瓦級LED的發光效率提高了80-100%,防靜電和工程化問題可以得到較好的解決.本文對新結構和初步實驗結果作簡單的介紹.
新結構
一,帽式結構,由具有反射碗的散熱支架+基板兩部份構成.
1.散熱支架
具有反射碗的散熱架,其作用有三:
其一,反射碗(含硅基板)改善了LED的出光率,相對于市售鋁基板,流明效率約提高30%以上;
其二,散熱效果良好;
其三,縱向電極引出線,便于照明燈具的組合插接.
2.基板: 有三種形式,各有特點.
1)硅基板(如圖示)

硅基板由硅襯底,高導熱絕緣層和金屬反光導電層組成. 襯底基板材料為單晶硅片,具有導熱性能好、表面光潔度好、便于加工、 集成成本低等優點.其主要參數如下:熱導率:144 w/ m .k,與鋁基板基本相同, 厚度適中,以利于導熱和加工,成本:每個基板 0.15元(包括加工費), 表面鍍銀:光反射率98%. 絕緣層材料選擇要考慮導熱性能、耐壓特性、粘附性和層厚度.實驗表明,只要該層特性和參數適中,絕緣性能良好,對散熱效果影響不大. 金屬層是導電層,也是反光層,要求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能和鏡面反射效果.實驗表明,它好于一般市售的鋁基板.多個芯片混合集成其上,再貼在散熱支架上.硅基板最宊出的特點是便于在硅層上做防靜電集成和工程化.
2)金屬板
多個芯片以4x4陣列形式直接混合集成在金屬板上,再貼在散熱支架上.其特點是便于工程化.
3)無板
多個芯片以4x4陣列形式直接混合集成在散熱支架上. 其特點是散熱更好,效率更高,但工程化難度大.
帽式結構的實物照片: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