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顯示屏的驅動設計,原理以及發展趨勢
上傳人:文子 上傳時間: 2011-05-04 瀏覽次數: 604 |
五. LED屏幕控制
㈠ 系統
國內控制系統發展比較成熟,主要分兩種方式,一種是基于以太網絡方式,千兆網卡分發數據,分控制器分配數據到LED顯示單元板,應該是未來主流應用方式。第二種是從顯卡DVI讀取視屏數據,壓縮再通過數據卡發送出去,也是網絡方式,與網絡區別在于這里是串行數據格式,終端的單元板數據分割基本都是一樣。
讀取DVI數據用的最為普遍,采用信號包復用技術同步傳送顯示數據和控制數據,高效率的灰度分割算法,這里可以同時讀取到幀、行頻同步。主要由兩部分組成:采樣數據發送卡和現場分控器。通過大規模邏輯及其他組件,實時同步采集計算機輸出的顯示數據,通過高速緩存、格式轉換后,由大容量傳輸通道傳送到LED顯示屏現場,最終轉換成LED掃描控制信號,在LED顯示屏上實現高清晰的視頻、圖片、文本等節目內容的顯示。
從電腦的DVI接口采集高清晰顯示數據,輸出差分信號。DVI接口高速輸出的顯示信號是串行灰度的數據,24位色數據,每個顏色的權值數據為8位,灰度等級為256級。LED顯示屏上的灰度實現,是通過控制每一個LED的點亮時間PWM來實現的,為了更高效的實現不同的灰度,屏幕每個權值獨立顯示的方式,即控制整個屏幕分別顯示1~8個權值的亮度。整個數據格式轉換過程由,通過權值分離-緩存-分區提取-數據重整等一系列過程,最終得到LED顯示屏的掃描數據。
LED屏幕灰度燈具按256級灰度(8位)計算,8位權值數據由高到低依次為D7(128權值),D6(64權值)……DO(1權值)。設置合適的輸出顯示屏的串行時鐘。提高并行輸出的RGB數據信號組,即可提高顯示屏面積并滿足實際高清顯示效果。對于不同的節目源、不同的顯示屏體,需要經過不同數值的伽馬校正來獲得更符合人眼視覺的顯示效果(視敏函數),得到更清晰的圖像。

DVI接口送過來的同步視頻信號數據量大,數據發送卡會將數據壓縮,借助網絡成熟芯片發送。考慮到控制器與LED屏幕的實際距離,采用網線差分或光纖長距離傳輸。 LED顯示屏由多個顯示模組組合而成,顯示接口一般由以下幾個信號組成:串行數據;多組紅、綠、藍信號;并行時鐘;并行鎖存;并行使能;行編碼信號(掃描信號)等,一般最多16行掃描。
LED顯示屏為實現大面積顯示,屏幕面積一般較大,而顯示屏的控制數據一般都是串行傳送,控制線都非常長且容易收到干擾,在大面積情況下可以保證穩定傳輸的信號頻率有限。如果增加系統的控制面積,一般方法有:1)提高顯示屏控制信號的時鐘頻率,但這種提高是有限的;2)降低刷新頻率,刷新頻率降低必將影響顯示穩定度,效果很差;3)多個控制器同時處理,增加掃描控制器必然增加成本。
控制系統設計是復雜的,在此不詳細闡述,對于LED屏幕廠家而言,多是硬件連接。控制系統是由專業的公司提供,比如:杰賽、靈星雨、德普達等著名的LED控制系統公司。
㈡ 系統組件
系統組件這里作為參考,并非完全都是這些。通常還是滿足客戶的需求,定制項目內容等。對于屏幕的類型,視距像素密度有很大的關系,這里會影響到成本,材料的選配是價格成本的主要因數,還有保修年限等。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