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燈光設計基礎
上傳人:melody 上傳時間: 2015-04-01 瀏覽次數: 0 |
1. 色溫平衡: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其一,是要保證光源色溫與攝像機要求的色溫相一致。其二,在一個場景中,要保證各個光源的色溫相一致。
2. 主觀對比度=景物最亮部位的亮度/景物最暗部位的亮度(景物最亮最暗部位的亮度的比值)
3. 圖像對比度=圖像最亮部位的亮度/圖像最暗部位的亮度(圖像最亮最暗部位的亮度的比值)
4. 客觀對比度=景物最亮部位的反射率/景物最暗部位的反射率(景物最亮最暗部位的反射率的比值)
5. 照明對比度=最高照度/最低照度(最高照度和最低照度的比值)
6. 圖像對比度=客觀對比度×照明對比度
7. 各種畫面所表達的圖像對比度:
電影畫面能表達的圖像對比度為100:1。
油畫所能表達的圖像對比度為30:1。
黑白電視所能表達的圖像對比度為40:1。
彩色電視機所能表達的圖像對比度為30:1。
8. 光源:能發光的物體被稱為光源。大體上分為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兩大類。
自然光源有太陽,螢火蟲(生物光源),閃電。
人工光源有化學光源(將化學能轉化成光能的光源);放射性光源(將放射線轉換成光能的光源);電光源(將電能轉換成光能的光源)。
9. 根據電影電視照明的特點,對使用的光源有如下幾個要求:
a顯色性好:衡量顯色性的好壞是用顯色指數來表示,顯色指數高,顯色性就好。顯色性最好的光源是太陽,顯色指數為6000。為了能在電影銀幕和電視熒光屏上真實地反映被照景物的本來顏色,攝制時所用的照明光源的顯色指數不能低于85。
b色溫要正確:一般拍電影或電視節目為使彩色還原,在室內使用的光源色溫為3200K,而在室外應用的光源色溫與日光相同約為5600K。
c亮度要足夠:一般情況下錄制黑白電視要求被照物體照度不得低于700lx,錄制彩色電視不得低于1500lx。
d附屬裝置少,啟動時間短,操作方便:一般情況下,光源應能在電源電壓下直接工作,通常攝影棚內電源電壓多為110伏,市電電壓為220伏,對于白熾燈或鹵鎢燈,光源的額定工作電壓就是電源電壓。
e體積要小,壽命要長:電影電視照明光源的特點是流動性大,經常需要運輸,搬動,安裝和拆卸。所以要求光源的體積盡量小。至于電影電視的光源的壽命,沒有必要與普通照明相同。通常要求壽命在50小時以上,以200~400小時最為適宜。
10. 半導體光源:又稱LED,是一種將電能直接轉化成光能的半導體氣件,又稱發光二級管。
11. LED的主要特點:
冷光源(消耗電能少,表面溫度低)。
無頻閃(直流工作狀態)。
響應時間短(僅需幾納秒,而白熾燈約為200毫秒)。
壽命長(10萬小時,可連續穩定工作幾十年)。
抗振性好(無燈絲無玻殼是固定光源)。
體積小(外形尺寸只有幾毫米,便于造型設計)。
光效高(發光效率最高已達50lm∕w,而且還能提高)。
顯色性好(Ra達到75~85,還可能增加)。
12. 光按照光型分為以下幾類:
1.主光:它是布光造型中的主要光源,起著主導作用。主光的光質可以是硬光也可以使柔光,但光質的選擇要服從于布光的內容的需要。主光的燈位,可以是中測光,中位燈光;也可以使側逆光,高位燈光。燈位的不同,主光揭示的圖像語言則不同,一切視需要選擇。
2.輔助光:在布光造型過程中為了改善暗部陰影中的層次和質感,在主光的另一側設置了輔助光。它的主要作用是調節光比,平衡圖像亮面與暗面的關系。輔助光通常使用柔光,照度次于主光。衡量輔助光的燈位、光質、照度選擇的準確與否是看圖像是否形成二次陰影。如果二次陰影比較明顯,需要重新調整輔助光,因為二次陰影明顯會使構圖顯得凌亂,影響審美性。
3.逆光(輪廓光):位于拍攝人物以及景物的后方照亮人物與景物輪廓的光。它在布光造型過程中具有三種作用:人物,景物的輪廓造型,間隔圖像中的層次,提供演區范圍內的色彩。逆光的光質應該選擇用硬光,光線集中,不易干擾其他光型的運用,同時避免射入鏡頭圖像產生光暈。
4.背景光:處理背景光的兩項要點是,背景光照度的高低形成圖像基調,背景光光色的使用形成圖像感覺。
5.眼神光:布眼神光需要兩個過程,運用眼神光就是表現眼睛光點。眼睛光點應該與視線一致。
6.裝飾光:在圖像上起局部修飾作用的光型叫裝飾光。
13. 基本布光方法的構成:
首先,需要一個強度最大的主要光源,它規定了光源的方向,起著主要造型和確定光影格調的作用,稱為主光,是第一度光線。
接著,就需要再設置一個光源,來輔助主光。照亮主光未能照亮的區域,或者柔化一下主光形成的陰影,稱為輔助光,是第二度光線。
最后,需要把物體與環境間隔開,產生一種深度層次,稱為逆光或者輪廓光,是第三度光線
14. 均衡性布光:所有的膠片和電子成像元件準確再現的亮度范圍是有限度的,這種有限范圍稱為曝光寬容度。創造性的控制光線,完成圖像的技術性和藝術性要求,這就是均衡性布光。
15. 基本照明:基本照明不是基礎照明。基本照明的出發點是客觀的,它是為滿足電子成像系統所需要的足夠光線,以確保正常曝光。
16. 基本照明的方法:
一點照明法:安裝在攝像機上的電瓶燈,鏡頭圖像取到哪里光線補充道哪里,由于是水平正面照明,光線獲得最大效率的使用。新聞電瓶燈,由人進行操作,性質是一樣的。
二點照明法:專人專訪,用兩臺燈柔光照明,提供基本照度。
全空間照明法:一個帶有外窗的室內籃球場,需要在白天補光錄像。為了色溫平衡,使用4千瓦鈥燈具4臺,在長方形籃球場4個角上各設置一盞鈥燈。把照度提高到1200勒克斯,進行全空間照明,類似方法都屬于全空間補充照明。
17. 電視燈光設計從概念上來講:就是從分析節目內容(臺本)入手,總結要點,設計出與內容和風格相吻合的燈光系統和風格相吻合的燈光系統的硬件結構,指定出節目中燈光運行操作的軟件程序,并以此獲得一套比較理想優化的電視燈光設計的案頭方案與實施方法。
18. 系統的建立:從電視節目制作的全面系統而言,電視燈光是子系統。電視燈光系統是由布光,燈光的藝術處理,技術設備,燈光設備的配置兩部分組成。
19. 人眼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有兩種,一種是錐狀細胞,另一種是桿狀細胞。錐狀細胞能感覺到顏色,即有顏色感,但其感光靈敏度較低,在昏暗的條件下將失去作用。桿狀細胞對外界物體只用亮度感,沒有顏色感,但其靈敏度很高,在昏暗的條件下,也能辨別物體。青光眼,白內障。
20. 光通量:也叫發光通量,它是光源在單位時間內向空間發射出的能使人產生光感的輻射能通量。
21. 發光強度:光源在單位球面度內所發出的光通量即發光強度。
22. 色調:即色別,表示不同的顏色。
23. 正午時的色溫是5500K,蔚藍天空的色溫是20000K。攝像機的四檔色溫濾色片:3200K,5600K,5600K+?ND,5600-?ND。
24. 硬光:光源射出方向性較強的光線,直接照在目標上,稱為一種直射光。如自然光源中的太陽以及來自水平面的反射光,人工光源的聚光燈、回光燈、筒子燈、閃光燈等。硬光發出的光線方向性強,照射范圍容易受到嚴格控制。其特性為:光照強烈,光線的聚焦性好,陰影有邊緣。
25. 柔光:光源射出的光通過具有一定密度的介質柔化后照在目標上,形成一種散射光。如自然光源中透過薄霧、薄云的陽光,以及來自沙灘的柔和反射光;人工光源中通過柔光紙發散聚光燈的光線及提供漫射性無影的柔光燈,還有燈光打在表面粗糙的反光板上或者墻壁上形成的反射光。柔光照明范圍廣,光照強度均勻。其特性為:它造成一個中間格調的區域,照明的主要部位向遠處逐漸變暗。柔光在布光范圍內形成的雜散光不易受到控制。
26. 對于人物光的處理,存在著兩種處理意圖。一種是,它并不把每個人的性格氣質特征作為重點考慮,也就是說,這種處理方式并不是為了充分顯示人物個性。它只是一種肖像畫,顯示一個人的肖像每,而不是人物的刻畫,個性的顯示。
另一種是,它把對人物的性格,氣質特征作為光線處理的出發點。也就是說,它是為充分揭示人物的個性,表現的是人物,刻畫的是性格。人物外表的美與不美都是根據人物的內涵所自然流露的。
27. 確定輔助光的位置,要考慮到三點:
造型意圖,光線在人臉的分布狀態,反映著圖像的意圖。
入射光線角度:某個角度位置可避免產生新的陰影。
投射距離,距離的遠近,控制了光線在人物上的照度,結果頁控制了圖像效果。
28. 空黑:空黑是純黑色背景,在演播室它是一種反射率極低的黑絲絨材料做成的背景。另外,利用攝像機對比度有限的特性,在空白背景上只要控制住暗度,也能達到電視畫面上的空黑效果。
29. 空白:空白背景一詞不僅指白色背景,白色天幕,包含一切光色調背景。如藍光色調,紅光色調,金黃色光雕等。
30. 人物在背景處理上應掌握的幾個方面:
抓特點,點化背景。在不同類型節目的人物光中有很多節目的背景要起著點化作用,符號作用。布景設計,編導往往設置一些與節目內容有聯系的,有具體特征的對象放在背景里。層次性布光是一種方法,但對于有具體特征的背景,顯然不合適、會失去背景的點化作用和符號作用。所以應該通過大的明暗,表現出局部光斑、光束,使背景的文字和符號跳動起來,把光中的思路帶入圖像內容里。
簡潔化,凈化背景。通過光線凈化背景常采用的范式:一是通過人物光的光比,人物與景物的曝光比,把不需要表現部分背景弱化。二是通過布光范圍,把影響表現背景的多余部分黑化掉。三是通過使用某一種光色調,覆蓋住所有部分和細節,虛化背景。
圖像基調與背景光的強弱。控制背景光的強弱和設計圖像基調有關。高調圖像要求背景光布光均勻,照度可以與正面光相同或高于正面光1.5倍,表現出一個潔白高雅的背景。低調圖像,背景光照度要低于主光照度,甚至于黑化處理,形成一個深沉的背景。中調圖像,背景光照度一般控制在正面光照度的二分之一左右,表現出依稀可辨的背景,讓觀眾了解人物所在位置及背景與人物的關系。
31. 向燈光平衡:在室內實景拍攝中,由于窗戶少,自然光有限,需要燈光提供主要照明。解決這個問題有效的方法是把陽光色溫平衡到燈光色溫。在陽光射入的窗戶上鋪一層雷登85A的濾色紙,把5500K的陽光色溫降低到3200K的燈光色溫。
32. 向陽光平衡:由于在具有落地玻璃的大廳拍攝,陽光為主導光線。人物光線需要燈光進行輔助。解決的方法有兩種:1.選用5500K的日光型燈具鏑燈。使其色溫與穿窗而入的陽光相匹配。2.選用雷登82B濾色紙,安裝在具有3200K色溫燈具前部。將色溫轉化為5500K。與陽光色溫相統一。
33. 平調光線處理過程:首先選用一只螺旋紋聚光燈,設置在正面光位位置作為主光。輔助光根據需要設置一臺或二臺,需要加用柔光紙,照度弱于主光;逆光可以設置單逆光,或者雙逆光,照度強于主光,塑造出被攝體的形態和間隔出空間位置。平光法又廣泛用于冷光源三基色布光中。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