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戰未必不利 警醒國人專利意識
天然光電銷售總監譚帆認為,如今專利戰如此激烈并不是壞事,經濟發展需要一個過程,專利戰一定程度上也能引起國家和企業對其的重視。過去,中國對專利是不太在意的,但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與國際接軌的趨勢,中國已經慢慢對“專利”這個名詞重視起來。
諾博爾電子常務副總裁金小平亦認為,專利糾紛是一件好事,不只在LED照明行業,在任何行業都會出現。無論是什么企業,都有需要去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
切不可“掩耳盜鈴”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
中國人有一個很大的心態誤區,就是“見到洋人就自認為矮了三分”。 專利訴訟戰是不能規避的,對于國外的企業,我們應該要主動挑戰,而不是被動應戰,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業界也呼吁,中國企業在專利問題上切不可‘掩耳盜鈴’,應該重視起來,有所準備的應付必將到來的事情。對于國內企業而言,了解專利態勢、加強專利預警顯得尤為緊迫。
從長遠來看,競爭的優勢并不在于專利的數目,而在于專利和技術的質量,能轉為創新的產品。實際上,研發能力和技術水平并不必然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研發成果形成法律認可的權利,才真正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詳細]
自主技術內化至企業營運迎擊專利之爭
“國內廠家一定要先培養知識產權的意識,愿意重視知識產權,并確實了解所謂自主技術的內涵,再將其內化至企業營運上,才有可能在未來迎擊專利戰爭。”晶元光電智權處處長郭孟君強調。
LED的技術在歐美等先進國家開發已久,再加上這些國家相當重視知識產權,后進者在布局上先天即較不利。在許多專利已申請并公開的情況下,要克服專利的新穎性要件取得原創性專利亦不容易。此外,即使有自主技術,許多國內企業對知識產權這個概念仍很陌生,甚至有所誤解,以致于發生專利訴訟時,無法及時因應。郭孟君認為既有“先天”外在因素,也有內因使然。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