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LED技術上升到一個難以突破的瓶頸后,產品的質量問題開始被不斷提及,兩年前行業還在談光通量、光效,而近兩年智能照明、健康照明的概念異?;馃?。我們談到健康照明,究竟什么樣的照明才是健康的?LED燈具上,哪些因素又會成為影響健康的幕后“殺手”?本期專題,我們將以健康照明的代表產品——護眼臺燈為例,與大家共同探討什么樣的光才是健康的光...[詳細]
藍光是一種高能量可見光,可直接穿透角膜和晶狀體,直達黃斑區,加速黃斑區細胞氧化,對視網膜造成化學損害,對兒童視網膜的傷害更為嚴重... [詳細]
關于頻閃,最簡單的定義就是指開關周期內光的不斷波動。例如在國內,電流是通過頻率為50Hz的交流電傳送的,燈具的供電電壓在開關周期內以正弦波的形式在波峰到波谷之間來回波動... [詳細]
統一眩光值是指度量室內視覺環境中的照明裝置發出的光對人眼造成不舒適感主觀反應的心理參量,其量值可按規定計算條件用CIE統一眩光值公式計算,一言以蔽之就是燈光不刺眼... [詳細]
不管是藍光、頻閃還是眩光,受影響的首先是人的視覺器官,進而讓人產生負面的心理與情緒,時間長了更可能引起視覺器官及相關組織的損傷甚至失眠... [詳細]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LED照明行業已經從對光效、節能和成本的追求,上升到對光品質、健康、生物安全和光環境的需求。尤其是近年LED造成的藍光危害、人體節律紊亂、人眼視網膜損害的問題日漸顯現,使行業意識到健康照明的普及刻不容緩... [詳細]
然而,光色柔和、色溫適宜、無輻射、無頻閃、藍光少、顯色性高、自然的光,滿足上述條件就是健康照明?關于健康照明有何具體的指標和標準?據小編查閱文獻了解到,健康照明概念提出的時間并不長,目前國內及國際上關于健康照明相關的標準仍不多。在光生物安全標準方面,最有名的是IEC62471以及衍生出來的IEC62778,它對藍光進行等級的劃分,通過有無危害、低危害之間的具體數值檢測是否安全。另外,還有考慮了視覺舒適度(光品質)的一些應用標準:ISO 8995-1:2002(E)/CIE S 008/E:2001 室內工作場所照明、IEEE PAR 1789、GB50034建筑照明設計要求等。
CSA發布聯盟標準CSA035 基于人眼視覺生理功能的健康舒適度測試,用于評價照明產品對于人眼在視光學角度下的視覺疲勞影響——眼軸和角膜屈光影響。在非視覺相關技術報告及標準方面,CIE(國際照明委員會)、DIN(德國標準化協會)都提出了相應的標準:CIE158-2009 Ocular Lighting Effects on Human Physiology and Behavior、CIE 218-2016 Research Roadmap for Healthful Interior Lighting Applications... [詳細]
當下,LED照明行業已經從對光效、節能和成本的追求,上升到對光品質、光健康、光生物安全和光環境的需求,健康照明產業正成為我國照明企業發展新的增長點... [詳細]
隨著光的非視覺生物效應的研究,人們發現光照對于人類的影響不僅僅只是讓人看清世界這么簡單,同時也影響了人類的生理節律,照明與健康息息相關。目前健康照明已經越來越受矚目,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明確提出,除了水、空氣、噪聲,光照和電磁波也是人類所面臨的新的健康環境挑戰... [詳細]
據我國首份系統研究視覺健康的白皮書《國民視覺健康》調研顯示:我國5歲以上人群中,近視比例為35.16%至39.21%,每3個人就有1個人是近視,近視的總患病人數在4.37億人至4.87億人之間。為了保護兒童視力健康,許多家長開始選購具備保護視力功能的設備。而臺燈是繞不開的一大品類。而針對今年關注度最高的健康護眼臺燈方面,國家近日發布了新修訂的推薦性國家標準GB/T 9473-2017《讀寫作業臺燈性能要求》,將于2018年4月1日起實施... [詳細]
近年來,關于光品質、健康醫療光照的討論如火如荼,光照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機理研究也不斷深入,眾多照明大企業爭相轉戰健康醫療領域,打出高品質健康照明燈具,而護眼臺燈的應用也悄然興起... [詳細]
重慶建筑大學建筑城規學院建筑光學專業博士生導師、著名照明設計師嚴永紅教授指出,實驗表明,由于人體節律系統、視覺系統的復雜性,加之個體差異很大,因此健康照明并非一個固定的模式,而是動態的,其形式隨視覺工作內容、使用者的不同而變化。健康照明的復雜性決定了對它的研究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展開海量的實驗,才可能取得一點實際的成果。其過程是艱辛的,是真正的“跨界”研究,考驗參與研究的各方是否有足夠的耐心... [詳細]
然而,在風風火火的新型照明產業發展背后,LED光源隱含的生物安全技術風險問題卻常被人們忽視,且市場上的產品良莠不齊,LED產業生物安全檢測標準缺位,劣質LED的光害問題等頻頻上榜,LED產業實現健康照明,面臨極大的挑戰和困難。據了解,目前美、日、臺灣地區巨頭壟斷下的LED體系具有一個共同的致命缺陷便是其生物安全性沒有統一的標準... [詳細]
電話:020-83096927
郵箱:news@alighting.cn
統籌:黃燕燕 策劃:卡茨
撰稿:黃燕燕、卡茨、丘水林、陳華麗
微信號:alighting_gy
新浪微博:@阿拉丁照明網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