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藝術】⑨老倉庫變身倫敦南岸藝術區(qū)
摘要: 用舊發(fā)電廠改造的泰特藝術館,是專門展示20世紀藝術品的專題藝術館,以其獨特的建筑風格與現代藝術藏品的完美結合,成為藝術區(qū)的靈魂。
阿拉丁照明網工業(yè)照明頻道策劃進入第十一期,本期主題為“工廠藝術”,這次讓我們踏上一段創(chuàng)意設計之旅,走進這些充斥著時尚與前衛(wèi)、怪誕與夸張、懷舊與另類、樸素與華麗的藝術區(qū),看看它們會怎樣挑戰(zhàn)我們的視覺底線。
藝術區(qū)位于泰晤士河邊,是利用廢舊港口碼頭和古老倉庫改造的文化旅游區(qū),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特色的影院、漂亮的餐廳、紀念品商店,風格迥異的咖啡廳、酒館和游船,現代化大橋飛架兩岸、高速火車穿梭而過。用舊發(fā)電廠改造的泰特藝術館,是專門展示20世紀藝術品的專題藝術館,以其獨特的建筑風格與現代藝術藏品的完美結合,成為藝術區(qū)的靈魂。藝術區(qū)集現代文化、旅游、休閑、商業(yè)功能于一體,古老、現代風格交織,游覽內容豐富而新鮮,為游人提供了渾然天成的休閑去處。
泰晤士河南岸藝術區(qū)以現代藝術為其醒目的標志,堪稱是當今倫敦最富有活力的藝術聚集區(qū)。沿著泰晤士河岸,世界三大現代藝術展覽館之一的泰特當代美術館、英國藝術節(jié)中心、莎士比亞環(huán)球劇場以及英國最知名的兩大劇院新維克、老維克次第排開,而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劇院之一——英國國家劇院也坐落在此。
南岸藝術區(qū),經過半個多世紀的不斷發(fā)展,現已成為歐洲最大的藝術中心。每年吸引著三百萬的參觀者。形形色色的街頭藝術家使出渾身解數向世人展示他們出人意表的絕招:有肢體雕塑、有沙雕、有個人樂隊等等。集中在橋底的涂鴉,在狂野的反叛中居然帶有幾分含蓄。充滿創(chuàng)意的“會唱歌的墻”,只要游客觸摸墻上凸出的“音符”,就會聽見幾十種樂器聲響;就連一旁的公共座椅也由設計師精心組裝,游客可以通過手機藍牙和這些附有播放器的座椅交換歌曲,當然通過藍牙也可以為旁邊的客人點歌,尋覓知己。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