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企離“陽光屋頂”有多遠
摘要: 國家光伏應用補貼政策落地后,浙江公元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蘇乘風一直忙碌著,近日,他又替公元太陽能從中國光電技術發展中心拿回了全國首個光伏應用試點示范基地。
“國內光伏產業的市場和硅原料99%都依賴國外。去年四季度開始,隨著國際訂單大幅減少,企業的日子變得不好過。”浙江省太陽能行業協會秘書長沈福鑫說,按常理,進入4月份應該是國外訂單的高峰期,但今年企業接到的訂單寥寥。
“以往歐美國家對這些環保高新技術產品有很大一部分補貼,但由于金融危機影響,這部分補貼已經開始減少,市場也開始萎縮,這對企業投資信心帶來了不小的打擊。”洪崇恩,國際光伏大會新聞發言人表示。
峰回路轉
3月底,當光伏業仍處于一片悲觀、蕭條的氣氛中時,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的實施意見》與《太陽能光電建設應用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對符合條件的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項目給予20元/瓦的補貼。
“參照現在的生產成本,20元/瓦的補貼,其實相當于覆蓋了生產成本40%多。”浙江省太陽能行業協會秘書長沈福鑫告訴導報記者,這項補貼政策被視為業界的轉機。打開國內市場一直是光伏企業多年來的目標,而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度影響則進一步堅定了光伏對內需市場的信心。盡管此前國家提出了若干鼓勵發展光伏應用的政策,但始終未能出臺量化措施。此次財政部首次給予補貼,標明國家對國內光伏市場的扶持思路逐漸清晰,并開始逐步付諸行動。
與此同時,5月7日,浙江省又發布了《關于加快光伏等新能源推廣應用與產業發展的意見》,表明我省將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實施“六個一百加一個基地”計劃,加快光伏等新能源推廣應用,力爭到2012年,應用光伏發電的公共建筑、企業廠房、住宅小區等屋頂面積達100萬平方米,形成50兆瓦以上的發電能力。與此同時,杭州也將適時啟動太陽能“陽光屋頂”計劃,在新住宅小區和公共建筑屋頂上安裝太陽能薄膜,利用太陽能發電。初步計劃5年內推廣10萬平方米陽光屋頂,一期完成3000平方米的鋪設推廣。
“三至五年,光伏電會逐漸進入城市電網,到時候杭州居民就可以用上太陽能發電的‘陽光屋頂’了。”在最近舉行的“推進光伏發電與建筑一體化技術及應用新聞發布會”上,洪崇恩勾畫出一幅城市屋頂上空的電網藍圖。困難猶在
然而,太陽能發電依然是步履艱難。
在可再生能源政策不配套的諸多癥結中,洪崇恩認為,最關鍵的一點,是要突破新能源的電網接入辦法,“實際上光伏發電卡殼主要是卡在電網公司,如果電網公司不積極,你就很難行得通”。
截至5月22日12時,浙江電力公司收到了28家浙江光伏發電項目共計3.8萬千瓦的并網發電申請,由此可見,浙江省已具備相當規模的商用太陽能發電能力。
“實際上,多數光伏生產企業都在翹首期盼著相關部門進一步出臺有關光伏上網電價的相關補貼政策。”沈福鑫表示,國家的上網價格補貼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短期內光伏企業的出路。
在德國,2004年推行光伏購電補償,根據不同的太陽能發電形式,政府給予為期20年不同等級的補貼。購電補償的推出成為德國光伏市場增長的催化劑,短短幾年后,德國一舉超過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的光伏市場。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