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如何從傳統產業向LED產業轉型?
摘要: 提起中山,各類專業鎮讓人如數家珍:小欖五金、古鎮燈飾、沙溪休閑服、大涌紅木家具……“一鎮一業”的經濟結構是中山市區域經濟的一大特色。全市18個鎮中就有15個省級專業鎮,全市27個國家級產業基地有19個設在專業鎮。然而,隨著產業體量不斷膨脹,加上土地、資金等因素的掣肘,專業鎮內部以及專業鎮之間的產業配套和延伸的矛盾逐漸凸顯。
傳統制造業已沒有創業機會
中山市中小企業局局長彭偉賢是地道的小欖人,也是小欖工業從最初的家庭式作坊發展到產業聚集的親歷者。
二十年前,鎮上隨便哪戶人家,兩三個人在家里搭起簡陋的設備就可以“搞生產”,后來逐漸形成個體工業村、小欖工業區。直到產生比較有影響力的大企業之后,生產規模已經大到足以直接同沃爾瑪等國際采購巨頭坐下來談判。為了更好控制供應,外資采購商開始直接對他們投資控股,無意中,小欖的企業就搖身變成了世界五百強企業的關聯公司。接下來的故事所有人都不會陌生:資本運營、上市、再擴大規模。
見證了這個過程的彭偉賢常常想,下一步中山的企業還能如何創業?“如果是傳統制造業,我認為現在小企業創業的機會幾乎是零。市場發展到今天,已經不允許你再從家庭作坊開始。”
現在創業的方向在哪里?在彭偉賢看來,在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下,電子信息和服務業將產生巨大的市場機會。
從近期的招商成果中,也不難看出中山對產業布局“口味”的轉變。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代替了傳統制造業成為招商重點,中山迫不及待地向圍繞轉型升級及重點突破的產業領域以及一批具有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的龍頭民企拋出了橄欖枝。
在今年6月底舉行的中山國內知名民企招商會上,中山168個招商項目中,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占19個,項目投資總額364億元;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項目54個,項目投資總額370億元;現代服務業項目24個,項目投資總額578億元;現代農業項目7個,項目投資總額211億元。
中山市經信局負責人也表示,經過30多年的快速發展,中山經濟發展已具有一定規模,產業基礎比較雄厚,在這個階段開展大型招商引資絕不只是為了引進資金,拓展要素資源,而是要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資料鏈接
中山民營經濟活躍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山民營經濟繼續保持較快運行良好勢頭,實現增加值214.41億元,同比增長13.5%,占全市生產總值的45.4%。民營經濟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6.7%,拉動全市生產總值增長6.1個百分點。
從產業結構看,今年一季度,民營工業實現增加值104.12億元,增長18.1%;民營服務業實現增加值94.38億元,增長11.1%。從稅收貢獻看,民營經濟對地方財力貢獻加大。民營經濟實現稅收29.69億元,增長27.5%,占全市稅收總額的30.0%。其中,私營經濟稅收增速高于全市民營稅收1.3個百分點。從投資貢獻看,民間投資活躍發展后勁增強。民營經濟實現固定資產投資71.78億元,增長22.1%,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46.3%。從就業貢獻看,民營經濟吸納就業人員116.23萬人,同比增長3.6%。(來源: 《贏周刊》)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