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2012年LED行業發展趨勢
摘要: 所有的回望,都是為了更好地向前走。“倘若對過去重大的事情逐一尋根問底,過去的一切會讓我們更注重將來?!笔堑模覀兏⒅貙怼D敲?,這個不遠的將來,2012年,LED行業還會比2011年更壞嗎?2012年,LED企業會賺得盆滿缽滿,還是血本無歸?2012年,你會過得如何呢?展望總是美麗而殘酷的,信不信由你,我反正信了!
1、 收購戰將兇猛
2012年,即使世界末日不來,部分LED企業也將會面臨末日——隨著大量資本涌入、產能過剩、價格下降,一些在LED行業膨脹期催化出的企業,慢慢陷入了尷尬的發展瓶頸期。
僅2011年,國際LED市場上“收購潮”就已提前來到:1月25日,真明麗公告稱以1700萬美元的代價收購美國HCI公司;陽光照明相繼以以1350萬元的代價獲得杭州漢光照明50%的股權,以123.76萬元獲得日本LIREN公司30.188%的股權;歐司朗已通過Townsend Ventures 投資公司完全收購Encelium科技公司,增加了其在照明控制、能量管理系統和軟件的投資組合;GE照明則正式收購LED電子驅動器先鋒Lightech;日本LED裝置制造商和供應商遠藤照明公司收購了位于美國羅德島州北金斯敦的ICON International公司,正式進軍美國市場;德國柏林的LayTec AG 公司收購了開發輔助測量技術的ORS(Optical Reference Systems Ltd)公司的大部分資產,意在通過該公司的技術改進LED性能;德州儀器完成了對昔日的競爭對手國家半導體公司65億美元的收購案;德普科技擬斥資1.3 8億港元收購 LED燈廠Pacific King;三星電子表示,目前正在考慮收購其余三星電機組建的LED合資企業;而雷士照明目前正在物色收購在LED領域擁有核心技術以及一定的渠道或者是與雷士互補的特色產品的國內外公司。
2012年,這場收購戰將愈加兇猛,LED廠商將進入大者恒大的淘汰競賽,企業將紛紛進行收購以獲得技術或渠道支撐。
LED市場未開啟,血雨腥風已來。奪渠道者奪天下。2012年,在利好的政策刺激之下,群龍無首的LED照明行業必將上演一場爭奪渠道的“龍虎斗”。
在2011年底到2012年初,為爭奪國內市場的巨大蛋糕,一些企業已開始啟動全面渠道布局戰略。比如,德豪潤達召開經銷商大會,積極發展LED渠道;斯派克則全面啟動國內渠道建設;而漢德森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就推出LED照明的4S店模式,開疆拓土;九洲光電則在成都燈具市場開設品牌專賣店,進行產品和形象展示,明年還計劃增設專賣店……顯然,這場渠道攻堅戰,2012年將來得更為猛烈。圍繞著渠道,對經銷商資源的爭奪、專賣店的建設將成為LED企業2012年渠道建設的主題。在這場戰爭中,誰將能稱王稱霸,是轉戰LED照明的傳統照明企業,還是擁有技術優勢的純粹LED照明企業?
作為新興技術密集型產業,LED專利之爭一直不曾停息。據新世紀LED網記者了解,從1996年至2010年15年時間里,全球所發生的LED專利官司高達168起。其中,日亞62起、飛利浦28起、科銳20起、首爾半導體18起、豐田合成15起、歐司朗14起、泛晶電集團18起、專利授權公司10起。而2011年,日亞化與億光為LED白光專利打得不可開交,歐司朗與LG等官非不斷。盡管這些專利之爭尚局限在國際LED大廠間,但對國內LED企業來說,威脅無處不在。
當前,國內LED企業的產品與國際巨頭相比,根本不在同一競爭層面。只有等國內LED產品上升可以與國際巨頭抗衡的時候,或者對國際巨頭的生意造成實質性威脅時,國際巨頭才會運用LED專利武器。
2012年,隨著國內LED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專利戰火將由國際LED大廠蔓延到國內LED企業。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研究員、蘇州納晶光電董事長梁秉文就曾警示國內LED企業:“國內LED上市公司越多,就意味著國際LED巨頭可下手或可瞄準的對象越多,因為其市場規模已足夠大。中國LED照明專利戰將一觸即發。”據新世紀LED網記者了解,目前國際LED巨頭和很多專利釣魚者已經在收集相關證據,有一部分國內LED企業已收到專利侵權的律師函,只是還沒有公開。對于國內LED企業來說,防備專利戰也成為2012年發展的重點。
“價格戰很嚇人,傷不起啊!”2011年,不少LED企業叫苦不迭,“如今國內的市場不太好做了。”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LED銷售人員告訴新世紀LED網記者,“市場未開啟是一個原因,更為重要的是,價格競爭激烈,工程方面也一樣,市政工程完全看關系,而酒店、KTV工程價格競爭十分激烈。
“LED已經從較高端的產品淪為大路貨。”森田光電中山公司負責人歐陽惠洪曾向媒體表示,一個7W的燈泡,去年可以賣40-50元,而今年只能賣二十幾元,而一些小廠子甚至12-13元就能成交,僅比節能燈高1倍左右,壞處是價格被壓低,好處是普通消費者都能接受。他認為,價格下調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為上游的芯片和原材料價格都在下降,特別是做芯片的幾乎百分百虧本甩賣,而另一方面是因為封裝企業競爭激烈,大家通過降價來搶奪市場。預計2012年,隨著LED照明市場逐漸打開,價格競爭將更激烈。
21世紀最缺的是什么?人才!LED行業也莫過于此。德豪潤達董事長王冬雷就公開表示,“在中國LED外延片行業現在最缺的是什么,不是錢,也不是機器,是良好訓練的工程師”,并為此開出了“雙倍再雙倍”的價碼。
2011年初,臺灣地區某媒體爆料大陸外延廠商重金挖晶電等臺灣廠商的墻角,一度引發臺灣廠商的恐慌。但很快,這種現象蔓延到了國內廠商。最近,真明麗LED芯片部的十幾位工程師遭挖;亞威朗光電的技術人員已經被某家新進公司虎視眈眈,對方甚至雇了好幾個獵頭輪番對其核心技術人員施以利誘。而國內原先成立時間較早的上海藍光也曾經有一大半的外延技術人員流失。2012年,隨著行業競爭加劇,這種挖角亂象還將延續,并由大規模的工程師挖角延伸至對營銷管理人才及專利人才的挖掘。
“隨著渠道戰的升級,不可避免2012年將衍生一場挖角戰。”業內人士指出,2012年,傳統照明企業將大力挖掘研發型人才,而純粹LED照明企業則會積極選擇營銷型人才,來實現攻城略地。正像德豪潤達LED照明事業部總經理是原飛利浦照明渠道總監;江西晶和照明在邀請原勤上總工志張海、原西子光電創始人陳昕后邀請東林和杰友升等傳統照背景高管加盟。
另一方面,專利人才布局也成LED企業2012年人才布局重點。據了解,臺灣LED 封裝廠宏齊科技宣布汪秉龍于12月31日起辭任總經理職務,專任董事長,而專利授權專家、前奇菱科技總經理許友耕將接任總經理職務,新人事令于明年1月1日生效。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