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顯示屏企業間相互抄襲已成潛規則
摘要: “大部分顯示屏廠家的供應商相同,那產品肯定是雷同的。”深圳市巴可光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劉志洪表示,現在顯示屏行業的利潤僅為10%-15%,只有采用公模(指的是大家共有的沒有專利的制造模具)設計才能最大程度降低成本。
近日,某國內企業的LED顯示屏設計被模仿事件,在業內被炒得沸沸揚揚。
據了解,這只是國內LED顯示屏同質化的一個縮影,企業之間相互抄襲在行業內已成秘而不宣的潛規則。
“大部分顯示屏廠家的供應商相同,那產品肯定是雷同的。”深圳市巴可光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劉志洪表示,現在顯示屏行業的利潤僅為10%-15%,只有采用公模(指的是大家共有的沒有專利的制造模具)設計才能最大程度降低成本。
顯示屏業之所以同質化嚴重,主要原因是顯示屏產業的細分化程度高。LED顯示屏廠商只需要從供應商那里采購控制系統、電路板、框架結構、配套設備等部分,然后組裝即可成品。
2011年國內顯示屏企業遭遇了寒冬期,據了解,由于受到美國經濟以及歐債危機的影響,2011年全球LED顯示屏的平均利潤較2010同比上年下降了10-15%,其中國外企業下降了10%,國內企業下降了15%以上。
據高工LED產業研究所(GLII)研究院的分析表示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LED的顯示屏企業出口產值占比接近大約七成的產品用于出口。國際局勢的動蕩與國內顯示屏企業的生存息息相關。
七成顯示屏出口
國外成為國內LED顯示屏企業不可或缺的一塊市場。我國LED顯示屏產業一直保持著高速發展,且成長速度高于國際平均速度。中國的顯示屏企業大約七成的產品用于出口。
然后,海外市場“虛假”繁榮的背后,卻是國內LED顯示屏企業間相互模仿的亂象。
深圳市雷迪奧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哲表示,LED顯示屏行業目前大都只都是一些沒有核心技術的外觀專利。由于侵權訴訟需要大量的精力和經濟支出,較大的維權難度也催生眾多國內企業逐漸輕視專利申請的重要性。
據記者調查,除了北京利亞德、上海三思等少部分企業之外,國內大部分顯示屏企業連自己的控制系統都沒有,企業只負責電路設計和外觀設計,其他程序和工藝都交給專業的廠家去做。
深圳銳拓顯示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石耀忠認為,國內LED顯示屏企業,包括已經上市的一些企業都沒有核心的專利技術。
業內人士透露,國內LED顯示屏企業與國外企業在像素密度、亮度、前端視頻處理技術方面技術指標上已經相近。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圖象顯示、MTBF(平均無故障時間)、控制系統上跟國外的差別還是很大的。
而對于海外高端技術,劉志洪表示,我們公司有不少人曾在Barco擁有多年的研發經驗,我們完全可以模仿到高端顯示屏的一些技術,但投入龐大的研發費用制造出來的產品銷售量卻不大。“顯然,很多企業自然就沒有研發高端產品的必要了。”
同時,剛上市不久的利亞德其主營業務有相當大的比例用于出口。據利亞德的招股書顯示,利亞德2009年、2010年以及2011年的境外收入分別為2615萬、5031萬以及5919萬,占營業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0.6%、13.61%以及11.81%。
聯建光電的國外銷售收入占比更大。2011年1-6月、2010年度、2009年度及2008年度,公司出口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總額的比例分別為26.99%、26.91%、35.06%和45.81%。聯建光電的產品出口主要地區是東南亞、美洲、歐洲等地區。這些地區的國家絕大多數均已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金立翔國際銷售總監陳法平表示,國內的LED顯示屏在國外的性價比比較高,對國外企業來說是一個強大的沖擊力。
聯建光電表示,現在國內行業的一些領軍企業和國外巴可(Barco)、達科(Daktronics)等行業巨頭已無顯著差距,由于國內市場容量和增長潛力巨大,且國內企業在產品性價比、渠道資源等方面占有較為明顯的優勢,因此在與國外同行的競爭中,國內企業更占優勢。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