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LED照明企業生存之道:提高附加值、全球化
摘要: 隨著單價驟跌,LED燈泡進入消耗戰階段,前途并不光明。為了生存,LED照明企業尋求開辟新市場。舞臺轉移到了更換商店和辦公室的熒光燈、提高附加值化、以及全球化三個方面。
隨著單價驟跌,LED燈泡進入消耗戰階段,前途并不光明。為了生存,LED照明企業尋求開辟新市場。舞臺轉移到了更換商店和辦公室的熒光燈、提高附加值化、以及全球化三個方面。
「我們拿下了(永旺的)第一批項目的競標,獲得了在日本市場開展業務需要的經驗。雖然第二批項目競標遺憾地沒能拿下,但我們會放眼新的機會」。飛利浦日本法人的照明業務部長岸和紀意氣風發地說道。
永旺在2011年11月宣布把旗下約1200家超市的照明全部改換為LED。就超市天花板熒光燈的LED化最先與永旺完成大型談判的是世界照明巨頭——荷蘭飛利浦。
形狀與眾多商店、辦公室采用的熒光燈相同的LED照明因其直管的外形而被稱為「LED燈管」。LED燈管有望得到新建樓房的采用并替代傳統的熒光燈,被認為是繼LED燈泡之后的下一個主力產品。正因為如此,飛利浦贏得永旺訂單一事給日本照明業帶來了不小的沖擊。
其實,永旺只有第一批約30家超市采用了飛利浦的LED燈管,第二批以后,換成了東芝照明技術和愛麗思歐雅瑪等企業的產品。雖說結果并非一家獨攬,但此前在日本沒有實際業績的飛利浦最先獲得訂單的事實,對于日本企業而言,意味著在國內照明市場上也要面對與世界列強,可謂壓力山大。
現在,以商店、辦公室、工廠為中心,日本國內大約擁有約3億根熒光燈。雖然2012年內預計將有約2000萬根改換為LED燈管,但增長余地依然巨大。甚至有預測認為,到2015年,LED燈管市場規模將擴大到燈泡的2.5倍。
不過,LED燈管市場的競爭也已經開始激化。不只是飛利浦,羅姆、愛麗思歐雅瑪、大冢商會等新興勢力也在全力投入。
最近,羅姆贏得LED燈管大筆訂單的消息成為了話題。該公司已經從6月開始,向云雀公司(SKYLARK)經營的「Gusto」、「Bamiyan」等全部2450家餐廳的廚房提供約6萬根LED燈管。
愛麗思歐雅瑪利用2011年1年的時間,一舉建立起了以LED燈管為核心的法人業務,其中包括了替換XEBIO體育用品店「運動超市XEBIO」約30家分店的熒光燈等。該公司計劃把LED照明業務的銷售額從2011年財年(截至12月)的100億日元提高到2012年財年(截至12月)的350億日元。
「商店采用本公司的LED燈管只需大約3年即可收回投資。這項方案得到了眾多客戶的好評,在LED燈管的采用數量上,本公司獨占鰲頭」。愛麗思歐雅瑪社長大山健太郎通過這番話展示出了自信。
大冢商會社長大冢裕司也表示「LED燈管的需求正在以2倍的速度增長。勢頭良好」。在今后,該公司將主要面向事務機和辦公用品的客戶,銷售商用前景看好的LED燈管。
燈口標準燃爭議
松下和東芝照明技術等日本國內的各大照明企業也沒有放松爭奪LED燈管市場。他們掌握的武器是安裝LED燈的燈口部分的形狀。
松下與東芝照明技術、NEC照明只開發、銷售采用符合日本燈泡工業會制定的LED燈管技術標準「JEL」的L字型燈口的產品。由于JEL燈口的形狀不同于傳統的熒光燈燈口標準「G13」,因此在構造上不適用于已有的熒光燈具。
「如果燈口的形狀一致,當G13樣式的LED燈管在原有的熒光燈具上安裝時,有可能引發冒煙、著火和安裝觸電等事故。因為要更換照明器具,所以JEL標準的產品會增加購置成本,但使用起來無疑更加安全」。松下與東芝照明技術步調一致,都把高安全性作為了宣傳的重點。
但也有觀點認為,日本各大企業之所以全力發展JEL標準產品,目的是憑借獨自標準抓住客戶,遏制世界霸主飛利浦與新興勢力銷售G13標準產品。
飛利浦、愛麗思歐雅瑪、羅姆、大冢商會、宜麗客在銷售G13標準產品時主打的則是「能夠通過有效利用天花板上原有的熒光燈具降低安裝成本」。至于安全性,宜麗客表示,「我們不單獨銷售G13標準LED燈管。我們會檢測客戶的照明設備,做必要的改造,從未發生過大的問題」。其他4家公司也表現出了相同的姿態。
JEL與G13尚未決出勝負。雖然新建樓房大都采用JEL,但熒光燈LED化項目大都傾向于G13。云雀公司選擇的是羅姆生產的G13。「之所以選擇G13,是因為看中了其能夠利用原有的熒光燈設備,減少施工費」(云雀)。
兼營兩種標準產品的愛麗思歐雅瑪的主力產品也是G13。大山社長指出:「已建成的樓房大都采用的是安裝成本低廉的G13。日本獨自的JEL有可能成為『孤立』的燈口」。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