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足LED照明 佛山照明魚與熊掌能否兼得?
摘要: 像佛照這樣的企業,有品牌和渠道優勢,在不放棄傳統照明的生產銷售的同時, LED照明一年還可以達到3個億的銷售額,未來如果生產標準化、規模化,加上多重渠道鋪貨,會很快占領市場。
近幾年,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了傳統光源向LED光源轉型的風潮,國際照明巨頭早已滲入LED照明領域,傳統照明企業也紛紛投入到LED行列,希望搶占先機占據一席之地。在中國各級政府對LED照明產業的推廣下,LED產業風風火火地發展起來了。轉型,這在當下的照明行業中是一個特別熱門的詞匯。
國內的傳統照明企業紛紛建立LED照明品牌的公司戰略目標,通過原有的渠道資源,實現大力發展或轉型LED的目標,但國內傳統照明企業的轉型之路存在很大的風險,面臨很多的困難,開展起LED業務,通常與傳統照明業務就形成此消彼長的關系,這意味著如果LED業務起不來,傳統照明業務反而縮小了。
而在國內外享有“中國燈王”美譽的佛山照明在轉型LED照明方面則有自己的方式,在同行人看來,佛山照明的轉型顯得相對保守,比較冷靜。對此,記者采訪了佛山照明品牌管理部總監薛清先生,從他那里了解佛山照明在發展LED照明方面的戰略規劃。
穩步推進LED照明市場
“佛山照明也在發展LED照明,但并非是大舉進入LED市場,我們只是采取一種更適合佛山照明的方式在穩步推進。目前,普通照明光源還有非常大的市場和可觀的利潤,我們不會停掉白熾燈和節能燈的生產而把全部精力放在LED照明產品上。”薛清表示,目前LED產品在市場中尚處于導入期,絕大多數消費者對LED了解甚少;另外LED照明產品價格相對高,與節能燈在價格競爭上顯得很被動,且缺少完整的標準參照,其質量參差不齊,對零售影響極大,制約著其在市場上的大范圍推廣。
“我們不是不發展LED產品,而是要抓住時機發展,佛照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只要時機成熟,我們就可以增加自動化生產線,大規模進行量產。”薛清認為,LED作為未來主流照明是毋庸置疑的,取代傳統照明只是時間問題。但從目前室內外照明來看,傳統照明仍然占據大部分的市場,如果過快盲目的不遺余力地加入LED大軍,未必是明智之舉。要盡可能客觀地對發展的趨勢、技術進步的速度、影響的范圍和程度、孕育的機會和時機、自身修煉的方向等作出評估,以便確定努力方向和切入時機。
所謂船大難掉頭,這些傳統巨頭廠商在轉型時應找到符合自身的戰略戰術。薛清表示,傳統企業轉型,要有清晰明確的發展規劃,擬定企業各層次戰略目標,要考慮自身實力,明確自身定位,不要急功近利,盲目轉型。“佛山照明生產的產品品類有上千種,這就會造成長尾效應,長尾效應就會造成我們的發展速度,生產速度和供應速度變慢,這是我們應該規避的。”薛清認為,企業應該專注發展自身優勢,要學會 “減法戰略”,把不適合的和不贏利的項目砍掉,尤其是對中小企業而言,要明確自身定位,細分領域,不要求做大做全,但一定要做強做專。轉型不僅是對企業的一次考驗,更多的是場耐力戰,需要企業對未來照明趨勢的把握。
薛清表示,LED照明時代下,照明企業的營銷理念也要轉變。“我們不要簡單地向消費者推銷產品,而是要介紹產品后面的故事。”現在很多國際性的照明企業在很看重LED照明市場的未來的同時并未急于LED產品的銷售,而更多地是宣傳其家居環境的整體營造或系統制造的理念,這也正是很多國際照明廠家所倡導的“換燈—換觀念—換世界”,在這方面,有實力的國內傳統照明廠家不妨可以多借鑒。
分級管理銷售渠道
在某種程度上,現在的LED照明業是由一群技術工程師主導規則,而傳統照明業則是由一群職業營銷人操控市場。
在LED照明尚未普及的情況下,整個照明行業還是由傳統照明企業主導,如佛照、雷士、歐普以及三雄極光等。這些企業不僅擁有品牌、設計以及成本上的優勢,最重要的是,這些企業經過多年發展,在直接面對消費者和各類設計公司方面擁有良好的渠道優勢。因為對于消費者而言,與所謂的上游、中游的企業和產品并沒有直接的接觸和感受,其購買行為直接受到終端的品牌號召力和渠道覆蓋能力的影響。
“現在我們的策略是把普通照明燈具的銷售集中壓縮到三、四級市場上,從而把一、二級市場的空間騰出來發展佛照的LED照明產品。”薛清認為,聚集著眾多消費者的三、四級市場對LED照明燈具的認知度低,普通消費民眾甚至連LED燈具都沒有見過,所以普通傳統照明燈具還有很大的利潤可圖。分級進行渠道的建設和管理,這樣既不會白白浪費普通光源的市場份額,又不會造成自家的傳統照明燈具和LED照明燈具在市場上左右互搏的現象。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