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新材料和設備技術的挑戰與機遇
摘要: LED藍光危害對人體的傷害究竟有多大?能使LED產品達到高顯色性的新材料技術目前是怎樣的?哪些LED檢測設備比較適合燈具企業的實驗室配置?封裝企業要做高光效的產品,在材料的選擇上應該注意些什么?熒光粉技術未來將會面臨哪些新的挑戰和機遇?這些問題,在討論環節嘉賓一一作了解答。
觀眾提問:激光加工的方式成本上,效率跟輔助消耗的東西相比,實際上還是有一定的優勢。我剛才的問題就是,激光由加工的方式決定,由一點去走線,然后做出一個面,看起來很慢,但是時間的成本會補充到價格的成本上去,這個效率很慢,成本就會上升,是不是加工的方式所決定的,是不是加工會很慢,生產率會比較低?
王軍:我不知道你有沒有見過打點的設備,在LED的應用的確是比較慢,但是,現在速度進步了非常快,我們以600mm的面板燈為例,我們現在加工只要30多秒就可以完成一個600mm面板燈的加工了,比以前有非常大的進展。
梁秉文:有沒有可能做成兩維的,直接兩維的點一下子打出來?需要非常高功率?
王軍:我們現在實際上就是,我們有高速的掃描跟進,這個實際上就是兩維的,它是通過傳統的XY的方式來進行。我可以高速來跑,一秒鐘最高可以達到500個點,我們做過統計。
王軍
觀眾提問:我請教中田先生一個問題,現在有些人為了降低成本,不是用金線,而是用銀線或者銅線,金線是最好,但有成本的壓力,所以越來越多的客戶使用銅線,您能否跟我們分享一些最新的消息。
中田稔樹:對,有些客戶使用銀線或者銅線,里面有硫,銀線不是特別穩定,另外還要考慮保護方面的問題。所以我們要進一步提升它的氣密性。另外一個挑戰,銅線并不是那么強,像熱循環方面的挑戰。對于客戶來講,他們會面臨這樣的挑戰,我們試圖用更好的材料。說到熱循環穩定性的方面,避免線會斷。
梁秉文:中田先生的回答就是,銀線可能會有一些腐蝕的等問題。我這里再問一個問題,關于CSP,科銳做了很多年了,目前相對比較成熟,在國內可能比較新,去年才得到很多的關注,所以在這方面的話,在熒光粉、在激光切割,包括檢測方面會帶來一些什么新的機會和挑戰?
葉家和: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熒光粉和其他的廠商必須要作密切的合作。目前在做封裝的客戶和做芯片的廠商都積極在發展這一塊,原則上,各種膠材跟熒光粉混合之后的厚度,熒光粉的顆粒大小,熒光粉添加的難度我想都是可以探討制程上的參數。所以現在也會發展出一些新的制程,可能程壓等方式,目前還沒有大家認同的在成本上或者在操作性上是比較好的做法,很多廠商都在努力。我想在臺灣或者是國內,甚至在韓國、日本很多廠商現在也在看,什么樣的技術才能最快地達到比較好的性價比,當然我們也會有相關的一些熒光粉的產品來符合需求。
魯路:關于這方面的工作,已經有機構在和我們開展合作了,我們是解決熒光粉這一塊的,對我們熒光粉有熱穩定性等方面的要求。我們現在還有一個合作的機構,他們現在提出這樣的概念,我不知道進展怎么樣,就是使用長晶體的方式,直接在芯片上加覆熒光粉的薄膜,通過這種方式做出來。
牟同升:剛才講到熒光粉的新工藝,從我個人的感覺,熒光粉確實是材料發展的重要方向,包括整個LED結構上可能都會有一些創新。從我們光學來看,從光性能的表現上,顯然要好得多,我覺得這是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我就不知道價格上是不是有一定的優勢,從目前來看,價格也是很大的問題。
魯路:熒光粉膜應該是生長熒光膜,這是比較困難的,它的成本比較高,但是,比熒光粉要低。實際上在熒光粉本身的使用中,它的用量并沒有增加。但是,由于是在芯片表面直接涂覆熒光粉的話,對熒光粉的要求比較高,均勻性還有大小,這樣的話,熒光粉本身的其他效應會下降,現在這一塊還沒有解決。
王軍:剛才你問了關于激光切割這一塊,我們自己有那種切割的設備,應該說,激光用的環境比較多,我們現在也在LED方面跟相關廠商進行合作開發,我相信未來會用在更多LED相關的設備。
梁秉文:請問中田稔樹先生,在道康寧的產品未來有哪些挑戰?
中田稔樹:第一個是工藝的挑戰,首先,銅,我們要有一些不同的封裝,還是LED的設計。當然,硅是可以使用的,結合熒光粉,可以做出CSB,但是,必須要在整個工藝過程中對熒光粉有非常嚴格的控制,這點對于某些特定的硅的材質來說是比較困難的,而且也有可能成本比較高,也可以采用沖壓等其他工藝來降低成本。
梁秉文:中田先生講的是CSB也就是是芯片級封裝會帶來一些新的工藝問題,包括因為不是用原來的支架,所以在工藝上等等方面都會有一些新東西。所以在這方面需要有大量的開發工作,不一定用某種方法,可能會有成本的優勢,其他的工藝來做。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