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照明暢想:聰明的燈光不止要省電
摘要: 對傳統照明而言,30瓦顯然并不足夠。但LED照明的興起讓這一切成為可能。盡管在成本上相較傳統照明技術更高,但LED正在迅速成為照明市場的新寵。
試想這樣一幕場景:走進一間房間,房間內的傳感器能根據房間內的人數和日照,自動安排合理的照明與溫控;每個房間的使用情況都可直接通過手機查閱,尋找會議室變得不再困難;樓宇內的人甚至可以通過手機操縱附近的燈光與空調,而大樓管理者則能實時控制每個角落的燈光。
這樣的場景并非虛幻,依靠智能樓宇技術,大樓可以變得“聰明”起來,并節約大量能源—對建筑面積數萬平方米、可容納上千人辦公的樓宇來說,能耗上的節約極端重要—一方面,更低的能耗對環境帶來的好處不言而喻,企業亦樂于將之作為傳播正面形象的例子;另一方面,即使計算經濟賬,一棟大樓每年消耗在照明上的電力價值可達百萬美元級別。樓宇層面的系統性節能,顯然不同于普通家庭的“隨手關燈”—例如,通過一系列智能節能措施,面積66000平方米的微軟上海總部每年能節約66萬美元的水、電費用。
阻礙智能樓宇發展的一大瓶頸是高企的成本—可以任意控制單盞燈光意味著更復雜的控制系統,而在每間房間內布局帶有網絡傳輸功能的傳感器,更會令建筑成本極度上升。
位于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的德勤荷蘭新辦公樓“鋒崖”(Edge)就是一棟如上文所述的“聰明”建筑。這座在2014年初剛剛竣工的大樓獲得了英國BREEAM綠色建筑標準“杰出設計”認證。與其他智能建筑相比,德勤大樓在建設成本上有明顯降低,原因在于,德勤大樓的“智慧”來自一種聰明的燈泡—除了照明之外,燈具內部還安裝了多種傳感器,能夠感知房間的溫度、日照,甚至能感知房間里的人數與活動情況。這令大樓管理者能夠根據每個房間的情況調整溫度、燈光,以節約能源。
生產這種燈具的飛利浦是照明領域最有創意的玩家。此前,他們研發了適合家庭使用的“HUE”照明系統,家庭用戶可以通過手機程序、無線網絡向家中的燈泡發出指令,調節亮度與顏色。而在德勤大樓,每一盞燈光同樣能聯入數據網絡。飛利浦照明業務全球CEO洪岸禮(Eric Rondolat)相信,僅僅將互聯網用于照明已經是過去式,“通過把智能融入LED照明,我們可以打造一個與空間、場合以及人互聯的數字照明點。”
閃亮的網線
德勤大樓的秘密在于,其使用的照明燈光并非連接在供電線路上,而是通過網線連接。日常隨處可見的網線本身亦能攜帶電力,這種被稱為“有源以太網(Power over Ethernet,簡稱POE)”的供電方式可以為IP電話機、網絡攝影機等設備提供電力。
但以太網能夠提供的功率相當有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POE的供電功率無法超過30瓦。對傳統照明而言,30瓦顯然并不足夠。但LED照明的興起讓這一切成為可能。盡管在成本上相較傳統照明技術更高,但LED正在迅速成為照明市場的新寵。
與現有照明技術相比,使用LED照明,能令能耗降低70%以上,這也意味著低功率的POE也能夠為LED燈具供電。“我們并非通過以太網發電,而是利用IP電話傳輸聲音的標準技術。通過創新的利用方式,現在的照明效率很高,只要通過一根簡單的線就可以滿足電力需求。”飛利浦專業照明解決方案CEO阿米莉婭·亨廷頓(Amelia Huntington)介紹。
洪岸禮告訴說到,今年第一季度,LED業務的營收比例已經達到整個業務的33%,預計在2015年,這個數字將會達到50%。飛利浦照明部門將5%的營收金額用于研發投入,其中絕大部分經費都已投入在智能照明上。
能夠用網線直接連接燈具,無疑能減少大量的成本—布設照明供電線路的費用可以省去,照明線路與樓宇的IT系統直接融為一體。在德勤大樓,通過這種方法,布線費用節省了50%。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