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照明暢想:聰明的燈光不止要省電
摘要: 對傳統照明而言,30瓦顯然并不足夠。但LED照明的興起讓這一切成為可能。盡管在成本上相較傳統照明技術更高,但LED正在迅速成為照明市場的新寵。
對于一棟40000平方米、可容納1800人同時辦公的大樓來說,這意味著安裝工程更加方便,而直接安裝在網線上,則讓燈具立刻擁有了一個獨立的IP地址—每盞燈都相當于一臺電腦,并直接聯入網絡。“這樣一來,燈具就變成了一個‘萬物互聯’設備,聯入大樓的數據控制系統。每盞燈都能被獨立識別、確定位置,并且實時監控和操縱。”飛利浦照明大中華區高級市場總監余永濤告訴《環球企業家》。
這一創意亦面臨安全性方面的問題。一個容易產生的疑問是,當照明直接連接進大樓的IT系統時,是否有被黑客攻擊的危險?
余永濤表示,“照明系統與其他IT系統是通過虛擬局域網隔離開的。即使有人能夠進入IT系統,也無法直接取得照明系統的控制權。同時,以太網供電燈具是在公司防火墻內部運行的,照明系統不會接入因特網。”
洪岸禮甚至認為,以太網供電照明系統比傳統系統更加安全。一方面,采用標準電纜,在維護、運營的可靠性上比傳統方案更高;另一方面,與傳統的中央照明控制系統相比,以太網供電照明采用的是半分布式架構,“路由器和燈具不需要將所有信息全部匯集到同一個地方,這樣的架構會更加安全。”
光照與傳感
在照明系統聯入網絡的同時,阿梅利亞·亨廷頓與她手下的研發人員們亦意識到,為什么不把智能樓宇所需的各類傳感器整合到燈具上呢?
“大樓內部每個角落都有燈光,有燈的地方就可以有傳感器。同時,由于燈具直接連到網絡上,傳感器提供的數據也能通過網絡實時傳回控制中心。”余永濤說,這一做法同樣節省了布線及運營成本,覆蓋全樓宇的傳感系統因而可以依靠較低的成本來實現。數據顯示,采暖、通風、空調和照明系統消耗了商業建筑70%的能源,而采用建筑設備控制系統可以把能源效率提升約30%。
德勤荷蘭公司的首席信息官埃里克·烏伯斯(Erik Ubels)說:“通過給照明裝置安裝多個傳感器,我們能控制建筑內部的制冷、采暖和空氣流動。除此之外,我們可以很好地了解建筑的使用情況。”
由于德勤本身的特性,其員工并非全部都遵循朝九晚五的上班時間,大樓還需要承擔大量的客戶面訪、會議等工作。這令管理大樓內部每間房間的使用情況變得相當困難。哪間會議室被占用過?哪個辦公室需要清掃?哪幾間辦公室今天沒人來上班?
這些細節會影響到空調的開關、燈光的亮度,甚至是清掃的頻次。“一般的做法是,清潔工來了以后,就會按照常規的保潔流程在每個房間里都花上五到十分鐘的時間,或者按照合同的規定進行保潔。但如果一個房間一整天都在使用,還有人在里面吃午餐,而另一間房間只有兩個人使用了2小時,那么房間的保潔就應該區別對待。”烏伯斯說。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