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膠專利糾紛終結 道康寧專利被判無效
摘要: 2015年5月18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正式發文,宣告陶氏康寧東麗株式會社(道康寧)的專利號為ZL 03824673.2號發明專利--“可固化的有機聚硅氧烷組合物和使用該組合物制造的半導體器件”專利權全部無效。
道康寧對國內硅膠企業的侵權起訴案終于畫上句號。
2015年5月18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正式發文,宣告陶氏康寧東麗株式會社(道康寧)的專利號為ZL 03824673.2號發明專利--“可固化的有機聚硅氧烷組合物和使用該組合物制造的半導體器件”專利權全部無效。
據了解,該專利權申請日為2003年9月8日,優先權為2002年10月28日,授權公告日為2007年2月14日。
時間撥回2014年4月,道康寧對康美特提起侵權起訴,稱康美特的KMT-1269產品侵犯了陶氏康寧的該項專利權益;9月4日,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CEMIA)則委托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提交了涉案專利無效請求的申請,助國內硅膠生產企業“一臂之力”。
2015年3月31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對于上述陶氏康寧中國專利的無效宣告請求進行了公開口頭審理,5月18日,則正式發文,宣告上述第ZL03824673.2號的陶氏康寧涉案專利的專利權全部無效。
至此,為反擊道康寧對國內硅膠企業的侵權起訴,歷經8個月,再次取得圓滿的勝利。
據了解,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成立于1991年,是從事電子材料的生產、研制、開發、經營、應用、教學的單位及其他相關的企、事業單位自愿結合組成的全國性的行業社會團體,不受部門、地區和所有制的限制。工作主要通過民主協商、協調,為本行業的共同利益服務。
這次CEMIA助國內電子封裝硅膠企業起訴道康寧的專利糾紛案,正是符合其“為行業的共同利益服務”宗旨的行為。
作為事件的主角之一,北京康美特總經理葛世立認為,“我想我們不應該只是譴責別人欺負我們經驗不足,更重要的是應該盡快自我反省,發現我們做得還不夠好的地方,及時彌補,學會人家的‘玩法’,才能不被淘汰出局。”
小小的硅膠在巨頭間掀起了不小的風浪,只因硅膠對LED器件而言是非常關鍵的材料。據了解,LED封裝硅膠雖然在LED器件總體成本中所占比重相對較小,卻對LED器件的總體性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封裝企業在選擇或是替換膠水時非常慎重,需要經過嚴苛的測試以確定各項參數是否能夠達到封裝及應用要求。
道康寧作為硅膠市場龍頭之一,曾在國內市場擁有絕對的統治地位,中國市場75%以上的LED高端高折光封裝硅膠被道康寧、信越兩家國外供應商長期霸占。但隨著技術的發展,國內外硅膠企業的產品品質差距越來越小。
就拿道康寧來說,在國內企業的步步緊逼之下,已經逐步砍掉技術含量低的灌封膠,轉而將產品線全部集中在高折封裝硅膠上,試圖守住國內硅膠企業尚不能企及的高毛利市場。但如今,這個格局已經逐步被打破。
“(這起案例)至少能夠證明國內企業是具備相應的研發實力的。”葛世立低調地表示,希望這起案子能夠打消很多國外企業對于中國企業的偏見。事實上,近年來隨著國家相關部門對科技型中小企業扶持力度的加大,一些既為促進行業發展也為行業維權的民間組織也相繼出現,國內企業已逐漸從制造發展成為“創造”,也更不會畏懼類似的專利糾紛。
在專利上處于劣勢的國內企業,應該摒棄了過去只以價格取勝的想法和做法。要從更高的角度,從一開始便熟悉并運用好專利,主動舉起專利武器,構建自己的知識產權體系,變被動為主動。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