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慶旋:照明行業“大躍進”20年
摘要: 詹慶旋,從事建筑設計和建筑光環境教學科研工作四十余年,是我國建筑采光照明研究領域的開拓者之一。現為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詹慶旋,從事建筑設計和建筑光環境教學科研工作四十余年,是我國建筑采光照明研究領域的開拓者之一?,F為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過去20年間,在GDP指標的催生和城建、房地產業的帶動下,我國的照明行業實現了“大躍進”。我們的照明工程建設規模、照明產品數量和出口額都穩居世界首位。近年以來LED風生水起,智能化照明控制嶄露頭角,電子、化工等高科技企業開始登陸照明;照明對自然環境、社會生活及人體健康正面和負面的影響也廣泛地引起思考和重視。這些新趨勢孕育著中國照明界一場更大的創新和革命即將到來。
擁有20年歷史的“光亞展”見證了我國照明行業的巨大變革。光亞展(前身)上世紀末在廣交會上初辦照明展的時候只有百余展位,現在已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照明電器展覽交易盛會了。我幾乎年年參觀光亞展,并且參加了一些展會舉辦的照明設計技術講座及評獎活動,親眼看到展會熱度和業績年年攀高的盛況,受到很大鼓舞。但是同國外照明展會相比,展品的同質化比較明顯,精品也不多,這是我國照明生產企業需要努力改進的。
我在上世紀60年代開始接觸建筑照明,90年代末期涉足完整的照明規劃和實際工程設計,親身經歷了我國城市景觀和室內專業照明設計從無到有的歷程。今天,照明設計的專業服務已經被人們普遍接受;優秀照明設計對城市和建筑的積極貢獻也開始獲得城市規劃師和建筑師的認可。年輕的照明設計隊伍在實踐中不斷壯大成長,照明設計理念如今有了很大轉變:從浮夸到務實,從奢華到節儉,從濫用光和色彩到追尋光之美的真諦,挖掘光的情感表達魅力,從過亮、過艷、過多改變到適度照明、防止光污染。
應當清醒地看到,盡管我們有巨大的照明工程建設市場,有一支勤奮智慧的年輕的專業照明設計隊伍,但是我們畢竟只有十余年的成長歷史。整體而言,我們的知識結構、文化素養、實踐經驗都還不夠優秀,設計水平一般。因此我們需要學習,不斷地學習,通過業務實踐、書刊、網絡和各種專業交流活動學習。
專業照明技術和設計類的雜志在技術引領、實踐交流和信息發布方面承擔著重要的任務。
用心的照明設計者都會把優秀的照明雜志視為摯友和自我學習的源泉。五年前《阿拉丁》雜志在照明行業發展的高潮中應運而生,憑借雄厚的實力和優越的信息資源,經過集體的努力,《阿拉丁》 很快成為國內照明雜志的佼佼者,最有可讀性的照明期刊之一,可敬可賀!
衷心祝愿《阿拉丁》雜志鼓起照明技術和藝術兩個翅膀,在”新常態”的環境中飛的更高,走的更遠!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