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P很火 然并卵?
摘要: 如果你最近有跟三星、隆達、東芝、晶元、首爾等芯片企業對話,或者你參加了光亞展,你會發現,去年高調不起來的CSP封裝,今年已經登上各大展臺及輿論風口,巨頭們都在興致勃勃高談闊論此技術,并且儼然一副整裝待發的姿態。
其它方面的難點,還期待更多技術專家給予更為專業的解答?!?/p>
圖1:FCCSP
圖2:WL-CSP(來源:東芝)
圖3:新型均勻擴張的擴晶機
再來看看LED國際巨頭在CSP方面的進展。
隆達電子曾于“2014法蘭克福燈光照明暨建筑物自動化展(Light+Building)”中,發布首款無封裝白光LED芯片,主要系瞄準50瓦LED照明,如U10投射燈、水晶蠟燭燈及燈管等應用,并于第二季已小量試產。今年光亞展上,隆達聲稱發布業界最小CSP無封裝UV LED封裝產品,法人指出,隆達因背光CSP產品已獲歐、日、陸系客戶采用,預計今年出貨量可望放大挹注背光業績,今年營運在背光業績維持成長下,產品營收比重背光約占60%、照明40%。
東芝則于2014年推出一款行業最小的白光芯片級封裝LED(CSP-LED),尺寸僅為0.65 x 0.65 mm,產品可用于照明。東芝在白色LED業務領域起步較晚。2014年市場份額還不到1%,所以,當時計劃將其擅長的半導體技術運用到白色LED上,從而挽回頹勢。但是目前成效如何還不得而知。
日亞化的研發和推廣力度似乎更大,宣布將投資數十億日圓建置覆晶封裝(FCCSP)產線,預估今年10月即可開出每月達數千萬顆的初期產能,目標在未來3~5年內將覆晶封裝LED推上市場主流。
而首爾,據其產品經理劉欣近期透露,首爾半導體所研發的1.9*1.9mm以及1.5*1.5mm的CSP芯片已實現批量生產。
三星今年光亞展則展出了三款倒裝芯片技術的新產品,包括全新倒裝芯片技術中功率LED器件(LM301A);全新COB產品(極小發光面,高光色質量);第二代芯片級封裝器件CSP。其中,第二代CSP LED產品,使LED器件的外型更加緊湊,達到1.2mm*1.2mm。這些尺寸較第一代CSP縮小30%,同時性能卻提高了10%。此外,第二代CSPLED器件還可以提供2×2和3×3的CSP陣列,可降低熱阻,提高光效,帶來更多的設計靈活性,二次配光更加簡單易行。
同樣是今年6月,廣東朗能董事長鄧超華以30%股權進入立體光電公司。立體光電據稱也是全國第一家能夠將無封裝芯片批量使用的企業。據了解,目前立體光電的CSP設備已經量產,預計今年銷售達300臺。首推的無封裝光源封裝產品,已進行量產,月量產能達到5kk。而三星、晶元、德豪都是其戰略合作伙伴。
再看臺積電,5月底在美國ECTC上,分享了“WLCSP封裝可靠性”的內容,透露出臺積電不僅從事半導體前工序,還在向晶圓級封裝領域擴大業務,其技術水平也值得關注。
……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信息基本來自官方,GSC君在采訪各巨頭時,問及目前CSP的良率及成本控制情況,多是三緘其口。但這同時表明一個信息:他們的確在力促加速商用,聲勢也是扶搖直上,但只是蓄勢待發期,未及大張旗鼓之時。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