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丑聞:跨越三代的高層內斗
摘要: 東芝財務丑聞規模之大讓人詫異,跨度長達8年(2008年至2015年),跨越老中青三代社長,財報“注水”金額高達16億美元。
前前任社長西田:鐵腕統治遭遇2008年經濟危機
前前任社長西田厚聰(05年6月-09年5月)是一位大膽推進企業并購重組,領導了東芝經營變革的管理者。2005年6月擔任東芝社長以來,重點選擇了幾個核心業務進行集中投資。其中備受矚目的莫過于,在對半導體業務上進行的巨額投資,并購了美國大型核電公司——西屋電氣。
西田上任時,東芝的合并營業收入為5兆8362億日元。而2008年度便激增了3成,達到了7兆7780億日元。因為西田帶領東芝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因此被視作東芝的代表,從此被稱為“強勢的管理者”。
但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使得情況發生了巨變。受全球經濟的影響半導體市場急速惡化,將事業和投資集中在某一具體業務中的弊端逐漸顯露出來。2009年度的凈利潤是赤字3435億元,成為東芝歷史上最差的一份“成績單”。
業績惡化的2009年里,西田將社長職位拱手讓給了佐佐木,自己則改為出任東芝的會長。此后,西田更是從經團聯會長的候選人名單中消失了。
前任社長佐佐木:當核電夢想遇上福島核泄露
2009年接手社長職位的佐佐木是技術人員出身,從入職東芝以來,一直專注于核電領域。當年并購美國西屋電氣時,作為核電事業部的負責人,佐佐木和當時的西田社長一同進行了并購的交涉。
西田也曾在2009年社長職位的交接儀式上,高度評價佐佐木是“讓東芝的核電業務步入全球化軌道的功臣”,并稱其為“自己的左膀右臂”。
但是,日本東北震災之后,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的事故,使得想以核電事業為核心重塑東芝的佐佐木的打算全部落空。原因就是,福島第一核電廠使用的設備,全部是東芝的產品。在事故后,佐佐木想要強化太陽能和風能等新能源領域的業務,但在2013年,卻將社長一職,讓給了田中久雄。
雖不在社長職位,但佐佐木辭任后在東芝依然有著很強的影響力。在安倍政府中,佐佐木擔任了作為經濟發展核心的經濟財政咨詢會議和產業競爭力會議的成員。安倍上任之初,政府和經團聯有一些隱晦的矛盾,但佐佐木卻是是安倍政府背后為數不多有力的商界支持者。
福島核泄露暴露兩任社長不和
核事故后的2013年,兩位原社長的芥蒂突然表面化。
短期內假裝蜜月的西田、佐佐木之間的矛盾在2013年突然浮出水面。佐佐木辭退社長之位,就任副會長與田中社長的就職公布的記者招待會上,西田和佐佐木之間的火藥味便隱約可嗅。
在發布會上,時任東芝會長的西田曾表態“如果你們問我只接觸過一種業務的人能顧全公司的所有方面嗎,我只能說不能”。當時日媒評價認為,西田明顯將矛頭對準了專注核電業務的佐佐木。
另一方面,佐佐木也稱“我已經完成了將公司帶上發展的軌道的任務”,強調在自己任職期間將西田社長時代的赤字扭虧為盈。此后,西田批判佐佐木的經營風格的發言屢現報端。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