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經銷商的N種死法和活法!
摘要: 市場千變萬化,競爭無處不在。不論競爭如何激烈,要想突出重圍,脫穎而出,絕不是沒有機會,就怕經銷商自己不學習、不進取、無想法。
近十年來,中國各行業的產能過剩,致使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一大批經銷商在激烈的競爭中慢慢死去,原因眾多,既有主觀的也有客觀的,以下是經銷商的幾種死法:
1.指標過高,逼死
廠家在前些年目標輕易達成的狀況下,過于樂觀,提出過高目標。如果廠家在現有市場很難突破的狀況下采取渠道壓貨(經銷商壓貨,終端客戶壓貨)的營銷方式,一旦流轉不暢,經銷商將無以為繼。
2.不聞不問,冷死
廠家開發經銷商后,只追蹤貨款,放任銷售指導、經銷商管理,對經銷商不聞不問。經銷商套用自己的一貫做法,如果有廠家支持就多做,沒有廠家支持就少做、不做,遇到經營無信心的時候選擇退出。
3.費用太高,套死
沒有利潤,經銷商的生存猶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廠家在產品導入期過高的費用投入,致使市場鋪市率起來了,但動銷不行,造成廠家費用核銷經常拖欠,從而經銷商資金大量擠占,無法經營。例如恒大冰泉經銷商2014年年中階段費用率高達50%以上,因為核銷的拖欠問題,致使大多數經銷商普遍費用在50萬元以上,基本很難經營下去。產品成熟期量大利薄,經銷商往往也會因費用過高或市場管理混亂而死于非命。
4.直控終端,磨死
廠家尤其是大品牌廠家講究深度分銷,大力推行渠道扁平化,經銷商的功能被極大弱化,成為單純物流商,不再具備渠道能力。一旦廠家人員更換,理念不合導致分手,經銷商則無法經營。
5.膨脹過快,脹死
經銷商特別是跨行而來的經銷商不懂快消品運作,渠道、人員、配送、倉儲、費用、操作一概不懂或是大致了解,又過于雄心壯志,鋪大攤子,前期投入大,但是回轉不理想,造成巨大的財務赤字。結果廠家翻臉,不愿處理,導致經銷商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6.價格混亂,氣死
廠家對市場管理不善會導致產品價格混亂,也就是市場竄貨,價格失控,產品利潤攤薄以致負數,經銷商因為下游客戶失去和利潤持久損失,最終因失去造血功能而死去。
7.管理失控,耗死
經銷商特別是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轉型期,自我提升的速度滯后于市場成長的速度。經銷商內部管理混亂,人員的不合理利用、效率低下、懶散,致使終端滿腹抱怨、客訴多,終端丟失嚴重;待遇低,考核不合理,招不到人,留不住人;制度不健全,朝令夕改,處處是漏洞,如司機偷賣燃油,業務人員攔截贈品,做兼職泛濫;財務管理一般任人唯親,意識淡薄,只關注銷量,忽視重要的成本與利潤,或者只盯賬本,不加分析,忽視經營問題與風險;倉庫管理混亂,導致客戶貨品配送不及時,出現過期產品。
8.多元經營,哭死
經銷商沒有自己的金牛產品和強勢渠道的時候進行多元化經營,導致資金分散,負擔大,管理更復雜,規模經濟的喪失,決策難度增加,影響經營現有品牌與廠家的關系,最后挖東墻補西墻,直到無墻可挖而亡。
9.隨意選擇,找死
現在的快消品早已度過產品緊缺的時代,不是任何一支產品都能成功,經銷商聽信廠家人員吹噓企業的實力如何強大、市場支持力度多大、人員配備多么強勢、廣告資源優勢等,可是往往首單打過,人員失蹤。也有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如三鹿的三聚氰胺事件。還有就是企業前期勢頭很強勁,后期力不從心,放棄市場等。總之,背靠大樹好乘涼,項目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10.故步自封,等死
很多經銷商由于抓住機遇與通過個人努力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積累了一些資本,就忘乎所以,缺乏斗志,小富即安,不思進取。但是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迫使你必須及時轉變觀念,轉變慢的要么被廠家淘汰,要么被市場淘汰。經銷客戶不愿發展,被有心發展的客戶搶奪客戶資源和渠道。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