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照明設計大師面出薰:將黑暗融入照明
摘要: 日本照明設計大師面出薰的靈感來自黑暗,倡導“讓光明與黑暗相互映襯”。他在全球的照明作品超過700件,新加坡一道道經(jīng)典的夜景更與他分不開,包括本月底開幕的新加坡國家美術館,以及2005年為新加坡構想至2030年的市中心照明藍圖。面出薰個展“夜景2050”目前在新加坡國家設計中心展出。
大阪市也參考新加坡的藍圖
這份藍圖是面出薰事業(yè)的一大轉(zhuǎn)捩點,不只讓他贏得2010年總統(tǒng)設計獎年度設計獎,也成為LPA大規(guī)模照明工程的模范,大阪市最近就參考及應用了新加坡的藍圖。然而,藍圖只是提供參考作用:“LED燈的發(fā)展比我們預想的還要快速,陸交局有意推行公路全面使用LED白燈,因為比暖色燈更節(jié)省能源,這或許會與我們當初參差使用各色溫燈的構想有所出入?!?/p>
面出薰的陰翳禮贊,本地客戶未必照單全收。面出薰說:“濱海灣花園接受我們光影映襯的設計,但嫌我們的照明不夠亮,多加了燈柱。現(xiàn)在的濱海灣花園雖仍忠于我們的構想,但對我個人而言,還是太亮了?!?/p>
他強調(diào)將黑暗考量進照明,并非把安全排除在外:“公共場所有安全考慮,當然不能太暗,但安全未必是要靠照明度測光表來鑒定的。一個空間夠不夠亮并非靠光的強弱,而是照明透過怎樣的方式映入眼簾?!?/p>
他花了六年半設計東京國際博覽中心的照明,只用光點照耀玻璃塔內(nèi)的懸空裝置,并用間接光照明大堂,證明無需刺眼強光也能點亮空間,成功說服客戶將原本規(guī)定的300勒克斯(Lux)光強降低到50勒克斯。
未來的路人是發(fā)光體
目前在新加坡國家設計中心舉辦的面出薰個展“夜景2050”(Nightscape 2050),除了展出LPA至今的重要作品外,也邀請本地公眾一同跟他們構想35年后,2050年的照明發(fā)展。面出薰雖未明說,但在他眼里,這世界顯然需要處理光污染問題。
他眼中的2050年將更大膽地融入更多黑暗,街道將被建筑物輪廓,以及埋在道路上的直線照明和車燈照明,取代現(xiàn)有的街燈:“我們無須在F1車道的強光下開車,車子本身就能提供光源照明,黑影反而能制造反差,突顯出更多燈光。”
他也提議,現(xiàn)代人身上已攜帶許多發(fā)光器件,因此未來路人自己也將變成發(fā)光體,照亮街道,人少光弱,人多光強。少了這些城市的光污染,最終人們將重獲久違的一片星空。
PS:“夜景2050”(Nightscape2050)在新加坡國家設計中心(111 Middle Road)展至11月21日,入場免費。
附:面出薰大師作品。
新加坡市中心照明藍圖的概念圖。
為濱海灣金沙路易威登首家水上旗艦店設計的照明,宛如海上升起、夜放光明的水晶。
LPA采用光影映襯的設計,讓維多利亞劇院及音樂廳殖民風的建筑更生動立體。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