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大策略最大效果發揮農業照明的作用
摘要: 智能照明引入植物生長補光使得可以根據不同植物的生長周期,進行遠程化、封閉式、全過程地智能監控與操作,實現農業工業化,自動化,智能化。
3、調光策略是農業智能照明核心
對于遠程化、封閉式、全過程的智能植物補光照明系統,根據式(3)可以很容易地進行變量設定,共有3個變量需要設定,即P(λ)植物補光光譜,Bp(λ)植物生長光譜響應曲線,t時間。其中P(λ)應用現有的技術手段已經完全可以解決,即根據需要調節植物生長光源的光譜、強度,關鍵在于Bp(λ)及t的預設及調整。
根據所種植植物的種類可以大致預設1個Bp(λ)初始值,但不同生長周期Bp(λ)的調整以及所需照射時間t的控制根據實際種植情況而有所不同,可以采取圖像處理方法與預設軟件進行比對判斷,另外也可通過遠程在線的方式由專家指導控制。采用目前市場上現有的設備,即可搭建1個智能植物補光照明系統,如圖3所示。
其中,光源可以根據終端指令實時調光調色,光劑量計可以實時反饋光照參數以便對系統進行調整,植物生長情況由相機實時傳回,用以分析生長情況并決定補光策略。該系統的硬件搭建相當簡單,只是機械地組裝和拼湊,所有元件都可以直接采購,而其重點及難點在于后臺的軟件平臺支持,可以是在線模式支持,也可以是離線軟件包支持,如果再加上水、氣、溫等多元素的加載控制,那么1臺終端即能控制整個植物工廠也不是天方夜譚,至少對于光照而言,通過現有技術手段實現毫無困難。
農業照明系統牽涉到光源、燈具、控制,這些技術手段可難可易,只要成本控制在農民可接受范圍內,這些問題就都是可解決的。只有針對性地注入調光策略,才能使得智能照明系統具有生命力,這是多單位多專業合作才能完成的課題。實際應用中發現,就目前技術及成本而言,LED農業照明系統進入大規模民用推廣似乎還不太現實。采用光譜改良型熒光燈與LED相結合的模式,大批量采用價格優勢明顯的熒光燈,配以少量過程光譜調制的LED光源,降低綜合系統成本可能是推廣農業照明的1條可行途徑。
4、小結
農業植物補光照明這一特殊應用產業方興未艾,互聯網+的時代也已經襲來,智能照明在植物補光系統照明的嵌入應用能將植物補光照明推向更高的層面,從而實現植物生長光照的精細化管理,對提高現代化農業生產水平具有積極意義,其蘊藏的市場潛力待有識之士及業界同仁共同開拓挖掘。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