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暗夜? 電源廠“新常態”的救贖
摘要: 產業成長總是經歷著瘋長-整合-成熟的過程,電源行業也似乎逃不過這種周期性局面,依托此前照明市場的快速增長而成長起來的電源企業在這輪整合之中感受陣陣寒意,到底是受整體經濟環境影響還是電源行業自身發展階段所致進入到了“新常態”?此次專題阿拉丁新聞中心力邀中國各大LED電源廠家,共同探討行業困境,尋求突圍之道。
利潤率不斷縮水 生存堪憂
在面對企業如何成長的問題上,當前的大部分電源企業顯然更關心如何“生存”, 深圳德力普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總監蒲承表示:“行業到這個階段,沒有什么比活下去更有意義的了”。
此前,領冠半導體總經理廖玉柱直言“除幾家品牌企業外,90%以上的電源企業在今年應該都是非常煎熬!”,這在我們的實際采訪中被證實并未夸大。而造成大部分企業生存困境的主要因素則是利潤率不斷縮水,在大部分情況下,產品價格的下滑與產品品質的控制形成惡性循環,促使行業困境不斷凸顯。
談到國內電源企業成本高企利潤下滑的問題,明緯電源中國區銷售副總李彬認為,電源市場由商用向民用轉變,使成本壓縮進一步增加,電源產品作為主要配件,也不得不直面成本壓力。同時,海外電源廠商的智能化市場布局及低成本設計,逼迫國內電源企業也不得不應對與轉變。
成本的高企與價格的走低相呼應,使得國內電源企業直呼“亞歷山大”,深陷自救困境何談創新與轉型。也正是沒有利潤就沒有資金投入,在質量、服務、研發得不到保證的情形下,又如何渡過市場的寒冬?行業如履薄冰,誰又會料到下一個猛然倒下的會是自己。
標準缺失 產業無序競爭
另外,LED電源標準的缺失也是行業的一大痛點,但關于標準化的討論也莫衷一是。據業內人士反饋,沒有標準是導致行業混亂的根本原因,目前電源行業的3C標準已經開始執行,但沒有監管,且上游都在走差異化、個性定制的路線,電源廠商只能配合,標準化路程漫漫。
也有人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標準都執行起來了,市場就會被少數大廠壟斷,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會被直接擠壓掉。
當然,隨著產業的進一步成熟,靠傳統方式無序生長的電源企業必然會被市場自然淘汰,行業標準也會逐步建立起來。張華健表示,標準的缺失已經成為行業的瓶頸,尤其在當前產品成本幾乎降無可降的情況下,行業整體產品品質魚龍混雜,損害行業其他企業利益。標準的確立有益于規模化、自動化生產,是行業發展正途。
如前面所言,造成行業一些怪相的因素到底是受困于整體經濟趨緩還是面臨產業轉型前的困惑?事實上,整個電源市場的增長仍很可觀,尤其是LED電源市場的釋放占據了整個市場大部分增量,在無數變量交織的境況下,電源行業也許更該思索突圍之道。
煉好內功 堅守品質
任何問題歸根結底都是品質的問題,消費者信心的維護以及市場的平衡也是依賴品質的堅持。可以看到,任何行業領導品牌對于品質的管控都是從一而終的。行業人士普遍認為,“技術是驅動成本改善及性能提升的重要手段,而可靠性質量是最終市場應用的核心保證,企業應該在高品質的堅持上一如既往地專注”。
上海鳴志滕一鳴:如果始終在紅海里拼殺必然會難以生存,只有通過穩定的品質和技術的創新不斷給行業帶來價值而不僅僅是價格,才能很好的生存下去。
明緯李彬:堅持品質的穩定及保固年限提升,走差異化及智能廠商合作路線,比拼耐力,以時間換空間。
茂碩陳浩:堅持走精品電源路線,通過技術進步和降低非原材料成本來提高電源的性價比。價格戰不是一個行業健康的發展方式,客戶要的永遠是價值而不是價格。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