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華為在全球規模最大的ICT科技展會CeBIT2016上,以高調的姿態拋出了業界首個多級智能控制照明物聯網解決方案,出于職業敏感度,當時小編就曾經結合了國內外巨頭的相關動作,預言了照明下一波的革命必將會是物聯網化,而現如今的國內LED照明企業,則應當及時從中捕捉到新的發展機會。
果不其然,事隔不到一個月時間,歐普與華為便對外發布了一則備受業界矚目的消息——無疑,比洞悉先機更顯重要的,是能夠把握住先機——于近日,雙方宣布已正式簽署了智能家居戰略合作協議。這一次,一貫作風務實低調的歐普董事長王耀海連同集團總裁馬秀慧,與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戰略官邵洋一起親赴現場,便足以見雙方對達成此次合作的志在必得。消息一經傳出,也迅速刷爆了LED和物聯網界的“朋友圈”。
這次華為與歐普兩手相牽,雙方都認定此舉能讓真正的智能走進消費者,喜結良緣又憑藉什么來“情比金堅”?而業內人認為能夠加速照明物聯網化這事,到底有沒有戲,能不能成,下面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根據英美普通法系中的“遵循先例原則”,我們不妨先從歷史上兩個同類型的國際案例放眼入手,通過比對辨析,以確認這次華為與歐普之間的合作是否明智之舉。
GE曾聯手蘋果高通,殺入聯網照明設備市場
回顧去年5月5日,GE宣布與美國高通及蘋果進行多方合作,意欲利用數字技術和對數據日益增長的需求重振其有130年歷史的照明業務。

這三位國際級的“大咖”打通聯網照明設備市場的合作模式、利益關系點可謂簡單明了:
①GE與高通,在LED燈泡中內嵌技術與顧客智能手機相連接。植入傳感及定位技術后,除了能根據人體自然節奏來改變燈泡顏色,還能提供精確度高且實時的定位信息,如根據顧客位置推送特定優惠券消息等;
②GE與蘋果,為了能與HomeKit兼容,直接打通智能家居市場。更為重要的是,GE一直宣稱要做“工業互聯網”,而LED燈泡與軟件整合,可以幫助GE繼續在“工業互聯網”領域擴展。
③換個角度看,對蘋果而言,鑒于智能家居近年競爭激烈,作為智能家居中重要一環的照明,找一家“門當戶對”的照明硬件本合情理中事。這一點上,GE是較佳選擇。
飛利浦要牽手思科,加速布局物聯網寫字樓照明市場
這個合作尤其值得再提。去年12月,飛利浦與思科宣布將集成飛利浦的LED連接照明系統與思科IT互聯網,打造一個高達10億歐元市值的全球寫字樓照明市場。有別于GE蘋果高通三方聯手發力智能家居,飛利浦與思科首先聚焦的是商業照明市場。

細看之下,兩者的互補價值也是極為明顯:
①飛利浦系統配備傳感器和軟件應用程序的光點可以通過思科的技術進行連接。這種照明網絡可以為信息創建一個通道,并使新的服務成為可能。這相當于增加了照明的功能價值。
②再看思科,它跟谷歌、微軟這些巨頭一樣,在力推自己的物聯網平臺,而照明無處不在,照明是物聯網帶入寫字樓最簡單而合理的方法之一,與全球照明領導者飛利浦共同開疆辟土,不僅僅是加速照明物聯網化,也能趁勢帶動整個物聯網發展。
③迅速地進行照明網絡數字化處理,再通過高度安全的IT網絡可以為用戶提供可靠PoE供電LED照明解決方案,實現更好的用戶體驗和效率。這對用戶而言是福音。
可以看到,在國際上,GE+蘋果+高通、飛利浦+思科,一個劍指家居、一個拳展商業,各占“山頭”,各有考量。再返觀國內,歐普+華為目前聚焦的則是自身擅長且前景無量的家居領域,未來的華為和歐普是否會進一步總攬商業?還是另有新CP誕生?未見端倪,機智的智庫君當然暫且不表。然而,就當下兩者間的強強聯合,智庫君則認為堪稱跨界CP中的絕配之一。
小編不才,卻拒絕空說白話,只愿針對此次的合作來以事論事。華為是中國最受尊重的企業,歐普作為中國最牛的家居照明企業,相信已沒有太大的爭議,這對同樣堪稱為“門當戶對”的“天作之合”,能在智能家居照明上擦出怎么樣的火花,也必須有著隆重的期待。弱水三千,它們只取了對方那一瓢,絕對不僅是相互看對眼那么簡單,下面就先來細化分析此舉對照明產業格局將有什么實質性的影響。
各位看官也不妨先在腦海里充分作出想象,屆時,如有雷同,那是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