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上表格已經能很好地說明了歐普在智能領域的發展路線:
1、作為家居照明第一品牌,歐普的確最有機會成為開啟智能家居照明時代的最佳引領者。但是站在越頂端,就越需具備危機感,想要固守領先位置,思危并不足夠,還要雷厲風行付諸行動,眼疾手快地比拼速度。新趨勢的出現,不可避免地迎來新對手。為了保住高位,也為了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歐普對此必然要極其重視。
2、也正因此,身處智能照明時代,僅僅單打獨斗做好照明硬件是遠遠不夠,還得與IT、通信、傳感和控制技術相結合。當歐普有了這樣的覺悟之后,這幾年便開始陸續引進oneTLed技術、zigbee技術等,其中今年動作最為明顯,直接聯手華為,融入開放的生態圈,表明發力智能領域的強大決心。
綜上,我們猜測,前兩年,當國內所有龍頭企業都在趕“并購”潮流時,歐普卻按兵不動,大抵是因為歐普留有引領跨界合作潮流的后著。以此看來,三思而后行的態度,讓這一次與華為跨界合作的贏面也自然更大。
我們最不樂意聽到的一句話是“認真你就輸了”,但其實“世上無難事,只怕你認真”,因此,這一回,對這兩方跨界合作的未來極有期盼。
最后,重點來了!歐普+華為,到底對LED照明產業格局將有何影響?
小編本著膽大而心細的態度,一言以蔽之——傳統照明時代,歐普占據什么位置,智能照明時代,它還將守住這個位置。此外,相比之下,GE工業互聯網戰略會更聚焦于城市照明,而飛利浦則先側重于辦公照明,歐普借助上市帶來的資本力量以及其國際化發展戰略,在智能家居領域的影響力將擴至全球,甚至有超越國際巨頭的可能性。
不要急著說小編在吹牛。畢竟華為是外媒最贊賞的中國IT企業,而歐普則承載著中國智能照明的希望,這些話說出來,不是智庫君在做品牌背書,當然,現在看官是有權表達合理懷疑,但終歸還是敬請靜觀其變、拭目以待吧。
事實上,歐普和華為此次合作,也讓智庫君聯想到去年業界另一個聲勢浩大的跨界合作,即小米聯合13家照明企業,共同推進智能照明產業落地的計劃。
雖然,截至目前尚未見這些跨界聯合取得突破性進展,但去年年底,小米智能家居CEO高自光曾經親口告訴智庫君,“已經有大量照明企業和小米建立合作,探討智能照明技術解決方案,量產產品即將問世,歡迎大家關注”。雖然“即將”是何時,并沒有作具體說明。
不過,上一次“一對多”的跨界合作成敗幾何,也并不能說明什么。重要的是,如同GE與高通、蘋果,飛利浦與思科,以及最近的華為與歐普跨界合作一樣,都無不如同鐵板釘釘地發出了同一個強烈的信號:物聯網時代,智能照明不是照明企業內部的事情,跨界合作模式正暗流涌動。
當照明遇上物聯網,巨頭們都在謀求跨界合作放大招,剩下的或也多在蓄勢待發、躍躍欲試,你動心了嗎?
谷歌、高通、微軟、英特爾、三星都紛紛推出了自己的物聯網平臺,然而,目前它們都還沒公布出擊照明市場。此外,中興通訊日前也趁勢發布了自己的智能照明解決方案。
那么,誰會是下一個與這些國內外巨頭跨界合作的LED照明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