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上詩文景區,新城門戶的一個入口,和整個泗河大橋離得非常近,在表現這個方式的時候。是以靜態光為主,是以那種素雅的為主,因為在這里面我們能看到很多名人的詩詞。
這是一個浮雕墻,這是我們最早想表達的一種效果。
我們初步理解意向的浮雕是這樣的,在這個方案雕塑沒有成形之前,我們可能大家都是這樣認為的。
但是實際的效果會讓你大吃一驚,這是我們實際看到的效果。
這個和北廣場的浮雕墻,都出現了同一個問題,我們在這個也做了很多方案。方案設計的時候做一個暖白光4000k的把它打亮就可以了。
沒有說有更多的表現,但是這個燈光把我們難倒了,怎么去把它實現。燈光到底怎么去定位。
每一個地方和每一個點完全不同,而且安裝條件和安裝環境完全不一樣。原計劃采用地埋,和北區的那個一樣,但是發現又不行,因為它有凸起雕塑、景實遮擋,根本沒辦法打這種光。
后來,廣場有幾棵樹,和這個浮雕墻有一定的距離,也給我們一些啟發。這個啟發本來不是我們當初設計的本意,經過觀摩和檢查,我們想是不是可以把燈安裝在樹上,利用整個廣場樹木,是不是把浮雕墻打亮就可以了。
后來,感覺出來這個效果還是可以的,然后我們把燈有效地隱蔽了,避免廣場地埋燈的眩光。
這是一個景區里面的球場燈。
最初大家的意思是,球場就做一個球場燈就可以了嘛,何必費那么大勁去做。
但在我的堅持下,還是想做一個有造型的燈具,盡量地和景區去協調。所以在說功能照明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考慮她的景觀性。
我們在景觀照明的時候如何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破壞。
設計師需要思考選用燈具的時候是不是應該和整個建筑的特點結合起來。根據自己的要求,要求廠家去做幾款適合自己的東西。
其實現在我們設計師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根據效果去找燈,讓效果去適應燈具。
但我認為,其實我們真正的設計師應該是讓燈適應方案,讓方案給燈具廠家一個動力和一個方向吧。
這樣我們才可把景觀照明做得比較好,做得比較深入一點。
理性做方案、概念非常好,但是實施過程中,我們遇到很多的影響。
那就需要通過我們理性的思考,把我們整個實施方案過程中一些問題去解決掉、去規避掉,才能形成一個更好的效果。
掃碼查看往期微課實錄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