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金九銀十”,似乎沒有給燈飾照明行業帶來太多的驚喜。進入初秋的九月,隨著GE退市、美國人抨擊LED有“毒”,再到交通部的62號令……一件連著一件的事,讓本來蘊含收獲、豐收的九月,透著絲絲涼意。
解讀“62號”:物流行業有點“水土不服”


《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文件
簡稱“62號令”
這份名為《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的文件,被社會簡稱為“62號令”。從8月18日的部務會議到9月21日正式施行,國家交通部出臺這項號令,僅僅用了一個月時間。號令的快速施行,從另外一個側面來看,不難發現新任交通“大管家”楊傳堂,雷厲風行的行事作風。
9月28日下午,中山市現代物流協會在古鎮鎮政府專題議事。這有可能是全國物流行業,率先對“62號”作出反應的協會之一。近百家古鎮燈飾物流企業代表,對“限超令”政策知識進行“惡補”。
記者粗略瀏覽了一遍“62號”,《規定》從總則、大件運輸許可管理、違法超限運輸管理、法律責任、附則五大方面共五十五條,詳盡闡述了“限超令”的細節。行業人士認為,文件內容充實精煉。數字化是“62號”的特點,對于限超的數字量化,可謂精細到極致。文件還附加了一份《公路貨運車輛超限超載再定認定標準》,堪稱號令的執法“標尺”。對于“新規”,中山市現代物流協會秘書長陳月生認為,具體的超限超載規定,也與過去的條款“大同小異”。
但是,精明的行業人士發現,不同于以前的任何一項限超政令,“62號”對于法律責任的執行,可謂錚錚鐵腕。這可能是文件最耐人尋味的焦點。以前單一的罰款、罰分不再“溫柔如初”,更加嚴厲的處罰措施,不僅僅是“紙上談兵”。古鎮某物流公司9月27日違超的嚴厲處罰,驗證了“62號”將從嚴治理、鐵腕治理的新規。
消息人士分析,此次限超令的施行,有點“突然襲擊”的味道。對于習慣了過去“不痛不癢”處罰的經營者來說,本次的一聲“驚雷”,敲響了公路網上那面巨大的“警鐘”。真正開始嚴肅、正視“62號”的人,內心里有些“水土不服”。但愿這種現象,隨著政令的深入執行,逐漸褪去恐懼、抱怨和抵觸的色彩。
利國方利己:理解政令無需“刻舟求劍”
“62號”一出,在中國燈都古鎮,儼然一場帶刺的“臺風”,“刮”得物流企業人心惶惶。持悲觀態度的人士認為,物流業提前進入了秋日的“寒冬”。
中山市新贛物流副總經理 朱熀
中山市新贛物流副總經理朱熀告訴記者,《規定》的出臺,對整個物流行業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沖擊。原本一輛車能裝150-180立方,現在只能裝120-130立方,而車價還在上漲。公司不得不對每條路線開始調整價格,政令實施幾天來,每車都在虧本經營。
新贛物流的現狀,代表了大多數物流企業目前的“尷尬”。運輸承載量的減少,導致貨物積壓,甚至于少數物流公司開始“爆倉”。把這次新規說成是物流行業暫時的“災難”,也不為過。企業講究的是盈利,本來利潤空間在逐漸縮小的境況下,“62號”的到來,似乎“不太受歡迎”。
但是,新生事物總有兩面性。對于不斷膨脹的道路交通事故,安全,成了交通管理部門的“心病”。筆者認為,物流企業對新規的理解,應該站在正反兩個層面。完全忽略正反兩面的真實,對政策的解讀就會演變成誤讀。
中山市現代物流會會長、秦粵物流董事長 封建中
談到利弊問題時,中山市現代物流協會會長封建中是這樣理解的:“利國與利己的辯證關系,國一定在己的前面”。國家制定一項的全新政策,是站在全民高度。世界絕無完美,政策總會觸碰到部分人的切身利益。宏觀的是國家,微觀的是個人,理解政策無需“刻舟求劍”。
中山市豐爍燈飾總經理 余永豐
正如中山市豐爍燈飾總經理余永豐所說:“規范物流運輸是遲早的事情,不見得是件壞事情”。他坦言,“62號”受影響最大的還是物流企業,對物流業規范了之后,市場價格提高總比價格戰好,這使競爭逐步趨于良性,是行業自律最好的契機。
事實也是如此,物流人應該把這次“動蕩”,當成一次機遇,借機整合資源,規范市場經營,開展一場因為動蕩帶來的“破冰”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