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自救“良方”:漲價不是最后的“救命稻草”

《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宣貫會》會議現場

中山市現代物流協會會長
秦粵物流有限公司總裁封建中出席會議

交通分局代表發表講話
9月28日,中山物流“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宣貫會”上,與會企業普遍提到應對這次強硬新政的自救措施,會場上傳來一陣陣“漲價”的聲音。這是一種正常的聲音,是一種看似無奈實則更無奈的聲音,更是一種物流人面對沖擊,最直接最實在的表述。
南昌桃花燈飾總匯總經理 陳富林
南昌桃花燈飾總匯總經理陳富林表示:“《規定》波及到了整個產業鏈,這幾天已經收到物流公司發來的運費漲價通知,漲幅達30%左右”。陳總面對的處境,也是眾多燈飾經銷商共同的困惑。對于此起彼伏、不絕于耳的“漲價”聲,廠家表達了理解和接受。物流公司的漲價理由毋庸置疑,廠家的接受也有迫于無奈的“綁架”。關鍵問題是,漲價最終還得消費者“埋單”,一旦市場“失控”,漲價,不一定成為自救的唯一出路。
中國龐大的消費人群,成就了優秀的企業家、企業主。市場是企業的命脈,終端消費群是企業的衣食父母。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出臺“62號”,利弊的理解已經不再重要。感恩、回報社會、回報國家的時刻到來了。企業的社會使命感,企業家的成熟穩重,此時顯得尤為重要。
中山市曙光物流總經理 陳有孫
中山市曙光物流總經理陳有孫告訴記者:“曙光物流沒有因新規的出臺而自亂陣腳。除部分線路調整可以讓客戶接受的價格外,公司依然秉承微利的原則,承擔了該承擔的責任,與客戶合作友好依然”。從曙光物流的應對自救措施看,雖然漲價是一種必然,但絕對不是唯一的必然。
在新規實施過程中,如果物流企業暫時拋開私利的想法,從保成本或微利、薄利的定位出發,踏踏實實處理好廠家、物流與經銷商的關系,讓利于上下游,也許這樣的“陣痛”很快就會成為“過往云煙”。因為在新規的適應期,利益,將成為阻礙自救的“絆腳石”,暫時放下,不代表永遠“追”不回來。
借新規“起航”:行業轉型不再“霧里看花”
中山現代物流協會會長封建中直言,“62號”一定會成為行業“改頭換面”的最好契機,這是中國開始踏上經濟發達態勢下,與歐美物流業看齊的大好時機。他說:“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要不留余力的學習、宣傳、貫徹、落實新規,只有支持新規,行業才能提前找到轉型升級的突破口。”
江西塔羅亞科技國內事業部總經理 張勇
江西塔羅亞科技國內事業部總經理張勇認為,物流企業可以利用這次《規定》出臺,進一步規范價格體系、服務體系,更好地提升服務、規范經營,讓安全的運輸保障,打動客戶與其深度合作。
中山市古鎮光代照明總經理 劉佳勇
中山市古鎮光代照明總經理劉佳勇表示,這次貨車“限超令”影響全國,對古鎮物流業來說是一次重新“洗牌”的好時機。
新經濟常態下的物流業,也到了“穿新衣、戴新帽”的時候了。毫無疑問,新規出臺,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催化劑,加速了物流業轉型升級的步伐。 那就是行業自律、同行聯盟的時代,因為新規被“逼”出一些“毒素”,健康、更具活力的物流業態,將形成新的模式,這就是行業再次起航的時代!
當然,新規帶來的“陣痛”依然是不可回避的話題。因為“62號”帶來的負面因素,也會隨著時間的推進不斷涌現。一些實力偏弱,資源相對匱乏的物流企業,也許會成為新規的“犧牲品”。但是,認清政策走勢,合理用好新規,“咸魚翻身”絕對不是夢。
用封建中的話說,此次《規定》執法力度大、懲治力度強,已經出現嚴厲罰單,對于這樣的“動真格兒”,執法部門的力度和過程,絕不是“曇花一現”,這反而讓行業看到了真正的曙光。我們應該在遵守市場規律的情況下作價格調整,相信在陣痛過后,形成新常態,讓物流業在“陣痛”中,找到一條回家的路。
但愿“62號”遠沒有“臺風”可怕,權當行業征程中的一段“痛并快樂著”的“插曲”,堅信秋日的“寒冬”瞬間會消失在茫茫車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