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雷士新品牌伯克麗的面世,在業內引起熱議。作為制造為主的燈飾照明企業,工廠的轉型,是從“人”開始,還是從“物”開始,或是從產品的根本上,探尋轉型之路?本期從照明、燈飾、電氣三大板塊,就如何尋找行業的“中堅”力量加以分享,并逐步引出“單品冠軍”的真是內涵,通過對眾多企業負責人的訪談,綜合思維的碰撞,達到為產品“回歸、正名”的最終目的,向世界發出吶喊呼聲。
近年來,以法式、小美式、新中式和現代簡約為代表的燈飾品類逐漸興起,并成為產業主流。與此同時,中式燈的“老氣橫秋”,水晶燈巔峰過后的下滑,美式燈熱潮減退等,眾多燈飾品類均出現不同程度“撤退”,各類燈飾品牌紛紛摩拳擦掌,欲與對手“平分秋色”,共享市場“一杯羹”,巨棒之下,焉有完膚?想要覓得生機,行業上所帶來競爭壓力將是無法避免,燈飾品牌春天在哪?
產業格局:一體化趨勢,同質化橫行
目前行業競爭格局激烈,全行業成本呈上升趨勢,原材料價格上揚及產業競爭等也壓低了市場價格,行業利潤的壓縮,燈飾行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眾多品牌企業無不發力渠道,飛利浦家居12億,雷士家居7.5億,陽光燈飾6億,歐普水晶燈3.2億,木林森家居今年目標10億……燈飾廠家平均銷售額2000-3000萬左右,大部分燈飾品牌淪為OEM制造工廠,品牌逐漸“消亡”,困擾著產業發展。
不少燈飾商家均表明,隨著人工成本、店面房錢、管理費用的不斷上漲,消費者采購力有所下滑,再加上電子商務的沖擊,商家的運營壓力只增不減。當寒冬之聲不絕于耳之時,新時代下推動著廠家產品展示向體驗化、情景化轉變,促使創意型單品燈飾專賣店代表企業如新特麗、琪朗、金達、寶輝、海菱、卡邁奇等,以及復合型超大專賣店代表如華藝、勝球、鉅豪、開元、富亨、綠豹、福仕等燈飾品牌相繼崛起,產業鏈初現雛形,尋找下一個明日之星“指日可待”。
“價格”混戰,輸贏難料
東風吹,戰鼓擂,燈飾價格誰怕誰!如今市場大環境不好,大家都說生意難做,僧多肉少,利潤縮水,企業苦不堪言。市場轉型的臨界點到了,2016年燈飾價格戰到底“燒到”哪?未來價格戰或許會延續“血腥”。不少企業只想著當前利益,迎合消費者比較注重價格的心理需求,大打價格戰,偷工減料、質量低劣,讓整個行業陷入一種“畸形競爭”漩渦當中。燈飾企業這么做,要么是財大氣粗,圖的是壟斷市場;要么是短時期被動參戰,保護既有市場。無論哪種,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
“千難萬難,只要重視就不難;大路小路,只有行動才有出路”。有行業人士坦言,隨著市場持續發酵,彌漫著茫然與憧憬。未來,企業應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的主體,更應該專業專注于細分市場,做自身特色,盡管價格戰現象依然存在,但越來越多的企業已愈發重視產品的回歸,包括全產業,行業與行業間的聯合,是全行業群策群力來解決問題的“關鍵點”。多打產品戰,渠道戰,服務戰,說到底產品質量才是立身之本,如果大量劣質產品流向市場,致使終端用戶對燈飾市場失去信心,那些堅守高品質、高穩定性的生產企業也許更有可持續發展空間。
市場再現“流行風”,現代燈受熱捧
快節奏的生活,使現代風格大行其道。目前,市場上燈具呈歐式燈越發親民、中式燈越傳統越吃香的趨勢,現代燈由于自身特點市場版圖不斷擴大,如新特麗、琪朗、松偉、極美、普雷威特等企業紛紛釋放品牌號召力,進行市場拓展,上演現代燈的“逆襲”之戰。
隨著行業渠道下沉,守一二線,攻三四線,已成為在一線城市建立良好深厚的品牌知名度的企業戰略。目前歐普、雷士、松偉、極美、慶溢、普雷威特、麥格藍、宏冠的專賣店幾乎占領省級城市,新特麗“呢喃”品牌已基本覆蓋全國各省會城市;2016年琪朗要在全國建立100家“琪朗·怡家”專賣店。另外,松偉照明、極美等品牌在市場上也有不俗表現,未來也正走向多元化與細分化方向發展。
[展望未來]
花燈品牌如何生存?
1、渠道策略
★在傳統渠道上,應把市場重心放在鄉鎮、農村市場。
企業可采取“旁敲側擊”方法,注重加強工程渠道推廣,特別是可與設計師或設計院合作。燈具知名品牌更應該在產品的定價方面貼合鄉鎮、農村市場。燈具企業應大力開發大氣、實用的鄉鎮、農村專屬定位的產品,搶占巨大的市場份額。
★在電商渠道上,應積極布局,加大投入。
未來5-10年內,隨著物流的改善和售后服務的增強,電商渠道將進入成熟期。從歐普、雷士、飛利浦等大企業發展可以看出,未來燈具企業的渠道將朝著線上線下聯動的O2O趨勢發展。
2、產品策略
★產品的安全性是消費者最為關注的重點。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產品安全性已成關鍵。它可以成為一種動力,引導企業生產等環節的制約行為。
★環保、節能觀念成關注點。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在廣告上,經常可看到各大燈具品牌打出環保健康的口號。因此,環保健康的產品必受市場的青睞。
3、市場策略
★多元化經營,燈具、家具、飾品三合一。
將專賣店做成燈具、家俬、飾品綜合店,在專賣店布置上突出情景效果,客人進來便能感受各款燈飾的品味和文化。此外,還可以將家俬 和飾品配套賣出,從中獲利。
★收縮戰線,專賣店變專賣區。
如果品牌堅持單店經營模式,為確保單店贏利,最有效的方法是產品與渠道同時多元化、多樣化。也可選擇將專賣店演變成專賣區或復合店模式進行經營,可以大大降低風險,對抗高價開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