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二號對接成功。目前,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組合體調整姿態,由原先的倒飛狀態轉為正飛,這也是組合體標準的飛行狀態。
航天員在“天宮二號”實驗室上可沒閑著,他們要健身,養蠶,看電視。除此之外,他們還不忘發揮中國人的種菜天賦,在銀河系開辟了菜園子,種下了生菜種子,開展起了植物栽培試驗。
據悉,之所以帶生菜上太空,是因為生菜的生長周期剛好是30天,與航天員在天宮駐留時間吻合,而且生菜的環境適應能力很強,也深受人們喜愛,因此被有幸選中。
不過,這次種植的植物不會被食用,而是作為試驗樣本采集相關數據。
然而,這并不是植物第一次進入太空,也并非我國首次帶植物上天;植物上天的歷史幾乎與人類航空航天的發展史一樣經歷了幾十年。最近的一次則是,2015年國際空間站里的宇航員們在太空種植生菜,并且還真的把生菜給吃了!
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國、美國和俄羅斯成功地進行了載人宇宙飛船搭載的“航空育種”研究。
近年來,我國對于太空蔬菜種植的研究越來越深,這次開展太空種植生菜實驗也在意料之中。
目前,我國的太空蔬菜品種有太空南瓜、太空辣椒、太空茄子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太空種植生菜和以往的太空蔬菜大有不同。
在以前,太空蔬菜都是攜帶某種作物的種子進入外太空,在外太空環境下,使其種子發生基因突變,然后返回地球后進行選育,從而得到新的太空蔬菜品種。
而這一次,直接在太空飛船里種植了生菜。
這不得不說是一次巨大的進步。
再聯想到,神舟十一號飛船里的另一位“貴客”——太空蠶寶寶!
太空種菜和太空養蠶將成為這次神舟飛天的一大亮點。
這或許也預示著,未來農業將會迎來一個新的行業——太空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