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帶植物上天?
主要目的是從事科學研究,觀察太空微重力、太陽射線和宇宙射線等存在的宇宙環境對植物生長發育的影響,觀察不同光周期下的植物生長發育和代謝活動,認識重力和光周期在高等植物開花調控中的作用機制等。以及利用太空不同與地球的環境進行航空育種:是利用太空特殊環境的多重誘變作用,使搭載的作物種子和種質材料產生變異,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種的一種育種新技術。
此外,帶上太空的植物如果是可食用的蔬菜,本身就可以作為宇航員的食物。
(注:NASA帶上天的蔬菜,從左到右分別是:生菜、牛皮菜、蘿卜、小白菜和豌豆)
(注:NASA帶上天的種植在特殊基質里的生菜)
同時,綠色的植物在飛船艙中還能夠調節宇航員的情緒。
比如國際空間站的愛花的宇航員ScottKelly,就在今年1月17日興奮地在推特上曬太空開花的百日草。
哪些植物被帶上天?
從1946年開始,植物或其種子不斷被帶上天。因為主要從事科學研究,擬南芥作為植物研究的模式植物,是最早被帶上天的植物之一,并且它在零重力的宇宙空間中完成了生長到開花到結實的生命周期。
小麥、洋蔥、燕麥、綠豆、番茄、蘿卜、甘藍、生菜等蔬菜被美國和俄羅斯的宇航員帶上過太空。我國利用多種航天器共搭載過包括水稻、小麥、高粱、玉米、大豆、豇豆、油菜、棉花、煙草、甜菜、蓮子、絲瓜、黃瓜、西瓜等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蔬菜水果(填飽肚子畢竟是第一位的)。
中國1987年首次利用發射的往返式衛星搭載植物種子,先后有一串紅、矮牽牛、雞冠花、秋石斛、酢漿草、醉蝶花、蓮花、毛百合、地被菊、石竹、仙客來、洋蘭等近百種花卉或其種子被送入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