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進行Li-Fi測試,朝商業化再推進

2016年12月,成立于2012年的可見光無線通信(Li-Fi)技術研發公司PureLiFi,已被新加坡媒體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IMDA)批準在新加坡展開Li-Fi測試。據了解,這一舉動恰逢IMDA公布決定免除與Li-Fi測試相關的頻率費用,以便鼓勵和促進在新加坡進行的Li-Fi技術測試。值得一提的是,PureLiFi近日已被新加坡媒體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IMDA)批準在新加坡展開Li-Fi測試。這一舉動恰逢IMDA公布決定免除與Li-Fi測試相關的頻率費用,以便鼓勵和促進在新加坡進行的Li-Fi技術測試。IMDA表示,新加坡目前對該技術的興趣越來越大。新加坡淡馬錫在今年7月投資了愛丁堡的pureLiFi;而包括StartHub在內的眾多公司正在與PureLiFi合作,探索如何將該技術引入城市國家。IMDA指出,除了家庭和企業網絡的潛力,Li-Fi還為企業開辟了重要的基于位置的廣告和導航商機。如基于室內定位的超市優惠券推送,商品信息及時推送,地下車庫尋車、找車位等。此前有用戶發現蘋果從iOS 9.1開始在系統緩存文件中加入了對“LiFi Capability(Li-Fi兼容)”的描述。這似乎可以看出,在新一代iPhone 7或未來下一代手機的無線傳輸標準上,蘋果將兼容Li-Fi。
2017年4月消息,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研究人員聯手設計了一款波長可選的光偵測器,它能聚焦白光熒光粉所發射的藍光信號,從而使白光光照上網(Light Fidelity;Li-Fi)速度從5MHz提高到20MHz。在偵測白光在450nm和560nm的時域解析黃色光致熒光光譜(PL),研究人員發現藍光的衰減時間為1.4ns,較黃光發射的54.4ns更快許多。這意味著當調節白光使其得以傳輸數字信號時,藍光能以較黃光更快的速度有效地開啟和關閉,而寬帶的硅(Si)光偵測器最終取得信號的最慢公分母,減緩上升和下降時間。為了聚焦于快速的藍光,研究人員設計了一款窄頻的綠光氮化銦鎵(InGaN) LED作為接收器。研究人員在發表于《ACS Photonics》期刊的論文中詳細描述在380nm的波長制造InGaN LED時,具有V型凹槽紋理的表面可提高InGaN LED主動層的峰值響應度。據透露,這項研究背后的想法是,利用這種藍光波長可選的光偵測器取代寬帶的Si光偵測器,將足以使白光Li-Fi通信速度提高4倍,而無需更換任何安裝的白光LED燈泡和燈具。
墨西哥:全球首次實現Li-Fi商用
2016年1月,墨西哥采用一種叫做“ledcom”的服務,在全球首先實現Li-Fi(光保真)連接技術的商業化。此次商用借助了語音、視頻以及互聯網每秒傳輸速度高達15M的被稱作LedCom的技術。LedCom技術是Sisoft公司所研發出來。室內Li-Fi系統能通過室內多個LED燈產生的可見LED光無線傳輸數據,取代傳統的調制解調器和Wi-Fi信號。LED光線被調至千兆位速率用來傳輸信號。如果光線足夠亮,那么該光線在被插入到筆記本電腦或其他設備上的USB閃盤上的光敏傳感器探測到之前就能被漫反射回去。
Sisoft公司執行總裁表示,包括俄羅斯、美國、以色列和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在致力于此項技術的研發利用,但是墨西哥卻是全球第一個將該技術推上市場并進行日常用途的國家。雖然傳輸速率依賴于服務提供商,但是其范圍能從200MB/s到10GB/s(相當于在30秒下載一部高清電影)。該企業表示,他們希望燈具既美觀同時還能實現光強條件來執行優化數據傳送,并因此生產了一款臺燈,該燈具就結合了上述技術且在內部嵌入了接收器。
沙特阿拉伯:新型混合熒光粉讓Li-Fi提速40倍

2016年8月消息,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的科學家團隊發現,一種由紅色熒光粉和鈣鈦礦納米晶體組合制造的色彩轉換器可支持的見光通信(VLC)調制速率接近500 MHz。 根據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如果制造商改變熒光粉(使得LED從藍色光轉換成白光)的設計,那么基于LED的數據傳輸速度可以比現在快40倍。據介紹,VLC 在LED光波中采用非可見光調制,并經由光波傳輸數據。這項支撐Li-Fi的技術,以光的方式取代基于無線電的Wi-Fi技術,實現無線互聯網傳輸。它也是基于室內照明的幾種定位系統技術之一,能夠幫助工廠、商店,工作場所和其他環境中的人、產品和資產追蹤。
據稱,這種紅色熒光粉和鈣鈦礦材料的調節速度比傳統的釔鋁石榴石(YAG)熒光粉更快,因為它具有更短的“激發態的壽命”。鈣鈦礦是具有潛力的礦物,能夠改善在一系列的產品的性能,包括LED、太陽能電池、和光電探測器。傳統的照明熒光粉,通常與有限的調制帶寬的LED集成,因此不能提供足夠的帶寬去釋放VLC的潛力。該科學團隊介紹,鈣鈦礦材料支持高達2 Gb /秒的數據傳輸速率,但該文件沒有說明這一速度是否也比使用了現有熒光粉的VLC快40倍。但根據Phys.org,2G每秒的速度明顯是比“只有幾十兆每秒”的Wi-Fi要快。
法國:走出實驗室,Li-Fi通訊更安全

2016年4月消息,作為新興通訊技術,Li-Fi雖然停留在實驗階段,不過它的潛力備受矚目,許多新創及大公司都正努力讓它走向商用化。法國新創Oledcomm就是致力于讓Li-Fi技術商用化的推手之一。據介紹,Li-Fi技術具有高帶寬、節能、安全等優勢,近幾年來已慢慢離開實驗室,走向商用化階段。法國新創Oledcomm希望所開發出的Li-Fi解決方案,能成為智慧城市及建筑不可或缺的一環。其制造的Li-Fi傳輸芯片同時包含發射端與接收端;除了靠賣芯片賺錢外,他們也提供客戶“服務”──協助建置及管理Li-Fi傳輸的后端數據管理系統。目前,Oledcomm已經擁有不少合作伙伴,包含醫院、超市、賣場等。
Oledcomm共同創辦人賽巴斯蒂安·雷諾認為,與Wi-Fi等通訊技術相較,Li-Fi技術最大的優勢是安全。他解釋,由于Li-Fi是透過LED燈泡傳輸數據,在燈光可照射的小范圍才有效,不會穿透墻壁、建筑或任何物體,因此具備高度可靠的安全性。再加上,Li-Fi高速(實驗結果比Wi-Fi快100倍)且一次只能傳輸單筆數據的特性,種種因素,讓它在部分特殊的企業市場大有潛力,例如在醫院,醫護人員只要到病床附近的燈泡下,立刻就能接收到關于某病患的數據;又或是在車站、賣場、博物館,Li-Fi可以用當作室內定位、導航的工具,以便在特定的區域傳送相應的數據,而且定位結果比Beacon更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