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見】NO.2 韓明清:整體色彩統一中有變化
摘要: 博物館照明頻道策劃【慧見】,將以“中國濕地博物館”作為案例,在欣賞照明設計的同時,也邀請多位照明設計師對此案例進行點評。本篇帶來資深城市照明行政管理者、杭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景觀處副處長、杭州亮燈辦副主任韓明清博士的專業點評。
阿拉丁照明網博物館照明頻道策劃【慧見】,將以“中國濕地博物館”作為案例,在欣賞照明設計的同時,也邀請多位照明設計師對此案例進行點評。本篇帶來資深城市照明行政管理者、杭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景觀處副處長、杭州亮燈辦副主任韓明清博士的專業點評。
“白露帶蒹葭,月光翻在水?;腥粲祜L,高歌云漢里”。這是詩人施萬月游西溪時留下的詩篇,白露、蒹葭、月光、水影、高歌、云錦構成西溪夜游幽美的風景。在照明設計中,設計師緊緊圍繞本于自然,因循自然,以自然為美的原則,以“綠丘”——高達40米的觀光塔作為標志,根據博物館建筑結構及景觀分布,延伸滿目蒼翠的綠色,水光瀲滟的藍色,表現西溪所具有的獨特美。館體及環境整體設計師采用了暖色調為基調,淡化近人視角,重點表現山體及觀光塔,形成曲徑幽深的近人視角畫面。觀光塔在整個濕地公園及天目山路、繞城高速都有很好的視角線,是本次亮化的重點表現部位,整個橢圓形塔身凌空而立,燈光自塔內逸散,繞塔身旋轉變幻,使整個觀光塔凌立于夜空之中,亦真亦幻。
為實現最佳的照明效果,設計師采用了新穎而優質的燈具,采用綠色照明節能型照明系統。在燈具安裝位置方面,盡可能做到“見光不見燈”。為了實現被譽為西溪之眼——觀光塔的光影效果,設計師前后三次試燈,明確不同的照明方式和工藝。選用國內高品質LED燈具, 使夜色中的西溪更增一份精致自然之美。
[NT:PAGE]
韓明清認為,中國濕地博物館照明設計統一性中有變化。“整體色彩控制很好,3000K的暖白光形成舒適的視覺基調。地標性的建筑,用全彩LED表達玻璃空間部分,增加了趣味性和設計感。整體主次關系清晰。橋、廊、墻、建筑、山體,形成一個清晰的主次關系。“該亮的亮,不該亮的不亮”。他說。
然而,他認為不足有兩處:“一是小喬木的表達不夠豐滿。選用燈具光束角過小,或者沒配光學棱鏡所致;二是用光影表現空間的手法尚未形成自覺。局部連廊光空間感強烈,非常舒適,但有些墻面用了LED數碼管,設計師的專業水準尚待精進。”
本期策劃鏈接: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