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廊】NO.2 北京韓美林藝術館照明
摘要: 北京韓美林藝術館坐落在北京城郊京杭大運河畔,是國內第二座以韓美林個人作品為主題的藝術館,也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個人藝術館。藝術館占地面積近10000平方米,是一座外形簡約樸素的灰色建筑。
北京韓美林藝術館坐落在北京城郊京杭大運河畔,是國內第二座以韓美林個人作品為主題的藝術館,也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個人藝術館。藝術館占地面積近10000平方米,是一座外形簡約樸素的灰色建筑。清水混凝土構造的一個個方形幾何體組成了藝術館的主體建筑,雖然沒有任何多余的裝飾,但低調大氣的格調,卻具有非常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是“極少主義”建筑風格在藝術館的生動實踐。
然而建筑師在設計時也暗藏了玄機:選用“美”字作為藝術館的平面圖案原型,將書法的筆畫與建筑的功能空間相對應,因為“美”字既為藝術家名字中的一字,又可理解為美學、藝術之美,兼具寫實與抽象的雙重特性。而“美”字在平面布局上進一步將大體量的建筑化解為若干小體量的“盒子”,每個“盒子”在尺度和高度上基本接近戲樓,整個建筑便以一種謙遜的姿態與已有建筑保持協調。基地上方是民航航線,飛機經過上空時已經降到幾百米的高度,“美”字又為從空中俯瞰藝術館提供了非常清晰、容易識別和記憶的標志性。
“盒子”賦予建筑強烈的體塊感、簡潔的形體和清晰的線條,平和而內斂。外墻采用樸素的色彩和材料。帶木紋的淺灰色清水混凝土,既樸素又自然,粗獷中略帶幾分細膩。主灰色調與旁邊戲樓的灰磚保持一致,而在灰色主體中穿插的紅色吊橋和南立面中紅色的金屬格柵則來自于傳統建筑中門窗和柱的色彩。
藝術館夜間如果打開燈光,從空中俯視,可見一個“美”字。這個創意來自韓美林姓名中的“美”字,同時表示此館與美術相關,更寓意著天地有大美。
以投光燈照亮六塊中國書法青銅豎匾,其反射光打亮墻面,形成了特點鮮明的三個燈光盒子,再加上一只照亮館標,僅七只同樣的射燈就清晰地刻畫了建筑的形象。輔以少量被精致照亮的樹和那些沒被照亮的樹所形成的剪影,一幅中國的寫意畫由光和影構成了寧靜、神秘、而高雅。
僅采用七只同樣的35w窄光束投光燈就表達了這座10,000平米藝術館的立面夜景,能耗和維護要求很低。猶如中國寫意畫中,白紙上只畫一條小魚,剩下的部分就自然成了一潭清水。
[NT:PAGE]
走進藝術館,在中國畫展廳中,精心選擇燈具和布燈位置,控制垂直照度,以保護紙質的中國繪畫作品,并避免鏡像效果產生的干擾,適當加強的水平照度又使得中國畫展廳成為一個明亮的盒子,觀眾的體驗舒適而有趣。
一群奔馬像是要從清冷墻壁上的20米長卷中奔騰而出,那種熱烈撲面而來。不同色溫光源的配合使用,高色溫的T5洗墻燈模擬自然光作為背景,暖黃色鹵鎢射燈添加拉光片突出展品,滿足了藝術家對光明的喜好,又有效地利用冷暖對比分離出藝術品和背景的層次,并與作品的精神內涵統一。
此外,燈位、光束角和投射方向的選擇使光成為雕塑“青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反映出藝術品的內在精神。
本期策劃鏈接: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