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燈”亮節】NO.4 陶倩:結合聲光電“講故事”
摘要: 夜景|景觀照明頻道繼續奉上2013年第二期策劃【高“燈”亮節】。在3月23日阿拉丁照明網主辦的“阿拉丁全國照明設計師沙龍·深圳站”舉辦之際,夜景|景觀照明頻道特邀沙龍演講嘉賓、深圳市凱銘電氣照明有限公司照明設計創意總監陶倩,暢談節日景觀照明如何演繹“光的故事”。
夜景|景觀照明頻道繼續奉上2013年第二期策劃【高“燈”亮節】。在3月23日阿拉丁照明網主辦的“阿拉丁全國照明設計師沙龍·深圳站”舉辦之際,夜景|景觀照明頻道特邀沙龍演講嘉賓、深圳市凱銘電氣照明有限公司照明設計創意總監陶倩,暢談節日景觀照明如何演繹“光的故事”。
陶倩 深圳市凱銘電氣照明有限公司照明設計創意總監
“光的故事”是陶倩將會在沙龍上演講的主題。她說,這個題目其實有點兒文藝,實際上講述的是去年參與的兩個萬達廣場的案例。她還說,現在的照明形式可不單單像以往那樣起到功能性和裝飾性的作用,更多時候可能起到的是一個渲染氛圍的作用,隨著聲、光、電技術的日趨完善,更多的是通過燈光來表達一種情感氛圍,尤其像萬達這種商業地產項目,除了會考慮到燈光的絢麗奪目外,更多會考慮燈光的故事性,用燈光來講故事。
當然,有了燈光,有了故事腳本這些軟件,還需要有強大的硬件作為支持,那就是控制系統,陶倩如此認為。“所以在沙龍演講的最后,我也會分享一個我們在樂山的建筑項目。在這棟建筑上我們共用了1500個電光源,這些電光源運行至今損壞率基本為千分之一。我們通過點成線再以矩陣組合,通過程序的控制使其出現一些有趣的圖案變化。”她說。
以常態照明更換臨時照明
聲光電結合講述節日景觀照明的“故事”
身為照明設計創意總監,陶倩是如何定義“創意”的呢?“其實照明設計的創意,不僅僅是如何運用燈光,我覺得更多的是怎樣將它和其他藝術結合起來,比如音樂、電影等等。現在越來越多的活動都會運用聲光電結合的形式上演一部部小電影,應該是以張藝謀的《印象》系列為先河吧。”陶倩說。
對于節日景觀照明而言,她坦言以前會覺得其鋪張浪費又無創意性可言。燈飾的鋪張浪費是因為它的使用基本是一次性的,節后就會拆除,拆除后又不能重復利用,年復一年。陶倩說,然而從事照明行業以來,她的想法有所改變,認為節日性的景觀照明是自古流傳的文化習俗,如春節的張燈結彩賦予了中國“年的氣氛”。
此外,陶倩還提到,國人喜好熱鬧,所以節日景觀燈飾的節約只是相對的節約,并非完全不用,因此不妨以常態照明來更換臨時照明,比如通過程序控制手段來滿足不同時段及節假日的照明需求。“現在的節日景觀照明基本還是以傳統的花燈形式為主,如果能像我剛才說的,采用聲、光、電結合的形式,也許能更多地表達年節帶給我們的歡樂氛圍,同時也能更直觀地講述一個故事。”她對阿拉丁照明網記者表示。
“燈光要有載體,如果沒有了燈飾,通過其他燈光來滿足這種照明,可能除了建筑照明外,還要借助投影、激光等新技術。”陶倩說。近年來,建筑外立面燈光秀爭妍斗艷,尤以上海外灘燈光秀最受矚目。燈光秀屬于臨時照明的一種,但是它的優點在于可以反復使用,不會造成資源浪費。“以前我們看皮影戲,也是通過光影結合的形式來講故事,現在咱們用控制系統,也能講故事。”陶倩還表示,可以通過建筑外立面的燈光秀,配合優秀的故事腳本,同時結合少量的花燈燈飾來滿足節日照明。
本期策劃鏈接: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