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俄買電 國家可年省7億元
摘要: 2005年3月2日,俄羅斯國家統一電力系統股份公司副董事長列昂尼德·德拉切夫斯基的訪華吸引了電力業界人士的目光。
2005年3月2日,俄羅斯國家統一電力系統股份公司副董事長列昂尼德·德拉切夫斯基的訪華吸引了電力業界人士的目光。
列昂尼德·德拉切夫斯基在京期間與國家發改委的有關官員和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進行了會晤,是次會晤之后,中俄之間簽署了一份深化合作的備忘錄。
業內人士預期,中俄之間一度擱置的跨國輸電項目也許將由此出現轉機。
黑河試點與星河模式
3月15日,黑河新興基礎原材料加工區,廠房林立,機器轟鳴,這樣的繁榮景象很難讓人想象四年前這里的荒涼。
這里的人們曾與其它邊陲小鎮的居民一樣,生活安靜卻清貧。而這樣一個地方發展成為現代化的原材料加工區,只用了四年多的時間。當地人士認為,他們得以迅速發展,最大的優勢在于低廉的電價。
黑河市的新興基礎原材料加工區是在黑河市之外獨立的一塊供電區。電力從對面俄羅斯的布拉格維申斯克經布黑線傳送到黑河的變電站。
來自俄羅斯的一部分經由國網被輸送到黑河市區,由黑龍江省電網公司按照國家統一價格銷售,供黑河市民生產和生活使用。另外一部分電被輸送到新型基礎原材料加工區,由黑河市星河電力有限公司進行經營。
公司每月和俄方結算一次,加工區的用電方再每月和公司結算一次。
由于星河公司和俄方的結算方式比較復雜,進口價格根據每月的用電量和負荷率上下波動,不好估算。但加工區0.25元每千瓦時的電價,相比當地工業用電每千瓦時0.60元左右的價格,每千瓦時便宜了0.35元,少了一半還多。這對于高能耗的原材料加工業的投資者來說,絕對具備極大的吸引力。
談起建成之后的效益,星河電力有限公司的陶然董事長地告訴記者,這里每進口一千瓦時電就可以增加工業產值一元錢。按現在的月平均4500萬千瓦時的進口量來計算,這里一年12個月可以多增加工業產值5.4億元。他把這稱為“星河模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