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俄買電 國家可年省7億元
摘要: 2005年3月2日,俄羅斯國家統一電力系統股份公司副董事長列昂尼德·德拉切夫斯基的訪華吸引了電力業界人士的目光。
談判焦點:電價與輸電線路
俄羅斯是一個電力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目前在俄的電力結構中,核電約占40%,水電約占30%,火電以及其它發電占約30%,電量達1萬億千瓦時以上。
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是水電資源最豐富的地方,大型水電站都集中在這里,電力價格低廉且每年有大量剩余。所以俄羅斯一直把電力出口作為這些地區致富的一個便捷途徑。
俄羅斯工業和能源部部長赫里斯堅科日和俄羅斯科學院通訊院士季塔連科都曾表示,俄羅斯對華電力供應是可以大幅度增長的。而遠東伊爾庫茨克地區長官在第三屆貝加爾論壇上曾說,俄羅斯第二大發電公司伊爾庫茨克發電公司計劃每年向中國出口電力180億千瓦時該公司發電每年多余200億千瓦時,多余部分可輸往中國。
俄羅斯向外輸電地區的發電方式主要是水電,與中國目前主要的火力發電相比,成本更加低廉。按照現在從俄方購電的邊境地區的電價來估算,中國若從俄羅斯大規模購電,俄方的出廠價應該在0.15元左右。
由于電力資源的特殊性,運輸成本是制約電價更重要的因素。因此,對于輸電的線路就有了多種版本的猜測。
據俄方媒體報道,俄羅斯方面在1998年曾出臺了一份研究報告。
該報告建議,送電起點在伊爾庫茨克電網的布拉茨克水電站附近的500千伏開關站,落點選在東北電網與華北電網之間的某個城市,途經蒙古的烏蘭巴托,采正負600千伏直流輸電方案,送電容量為200萬-300萬千瓦。
如果按照這樣的設想,輸電線路從西伯利亞的伊爾庫茨克出發,穿越蒙古再進入中國,總長就達到了將近2600公里。和布黑線不到200公里的距離相比,這個距離顯得太遙遠,輸電線路的假設,運輸中的耗損,維護的費用以及其他的相關費用都會讓電價直線上升。
中國的電力專家聽到這樣的設想后都驚呼:“成本太高了,簡直不可能。”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