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士“水火”之爭
摘要: 就在兩天前,雷士照明董事會明確拒絕了創始人吳長江的回歸,理由包括吳長江涉嫌與經銷商利益捆綁,在重慶萬州經營房地產等。吳長江現在能做的,是召開特別股東大會,爭取重返董事會。
“長江水”和“三把火”
在2006年組成的董事會中,作為創始人兼大股東,吳長江擁有兩個席位,而賽富亦有兩席。在重大項目以及公司戰略決策方面,賽富擁有優先否決權。吳長江想做的事,只要閻焱搖頭就很難成行。
2008年8月,吳長江打算收購英國一家照明企業,在吳看來,10萬英鎊簡直是地板價,但這一提議在董事會遭到了否定,理由是海外收購少有成功先例。最終吳長江個 人出資收購了該公司,直到去年5月,該公司盈利后,雷士才將150萬本金支付給吳長江。“現在一年能做幾個億,是英國排名前十的照明公司。”
對于吳長江來說,董事會想必不是令人愉快的地方。吳長江重義氣,家族化甚至是江湖式的管理模式,讓賽富頗為不爽。雷士照明與吳長江在重慶榮昌、萬州所控制的工廠簽訂了價值上千萬美元的代工協議,被賽富質疑“利益輸送”。
吳長江較為隨意地給經銷商授信額度的做法備受詬病,僅2011年,雷士給經銷商的授信多達4億元。他不顧董事會的反對,堅持對“兄弟們”的承諾,“給別人多少獎金、給人多少股票,董事會不同意,我給”。有人說,吳長江在雷士就是“一言堂”,霸氣十足。
雷士人都知道,“長江水”和“三把火”(閻焱)“水火不容”———閻焱希望用上市公司規則約束雷士,“不要背著董事會行事,不要把公司據為己有,公司不能給他亂搞”。
但吳長江要的是“家天下”,他欣賞劉邦,“劉邦帶兵打仗不如韓信,治理國家不如蕭何,出謀劃策不如張良,但是他能把這些人團結在他下面,幫他打天下,我認為劉邦更了不起。”
施耐德入股:陰謀還是陽謀?
去年7月,施耐德以4.42元港元每股的價格入手雷士照明近3億股,約占公司股份9.2%,同時被允許進入雷士中國分銷網絡并在工程銷售領域進行合作。
“因 為他(施耐德)看中的是雷士最值錢的銷售網絡,雷士為什么選擇了施耐德也是看到了他在工程領域的資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這就是雙贏,我相信雷士未來會發 展得更快更穩”,為引入施耐德,吳不惜賣了9000多萬股雷士股票。吳長江說,“現在看來,我當時太過自信,太理想化了。”
隨著施耐德以溢價12%的形式入股雷士,賽富和吳長江控股比例分別稀釋為18.48%、18.41%,兩者地位未發生變動,施耐德成為第三大股東。
吳長江和閻焱的矛盾在引入施耐德后加劇。“去年底,他們多次提出要把我管市場營銷的副總裁換成施耐德的李瑞;今年3月又提出來,說董事長和C E O不能由我一個人擔任。雷士的優勢就在于渠道,他們換我的人,想分權。”
施耐德是否存在吞并雷士的“陰謀”?吳長江說,這是個偽命題,施耐德明明是“陽謀”,“施耐德看中雷士的無非就是渠道,大家心知肚明。但是,我才是個開車的人。不管是賽富的閻焱還是施耐德,他們都只是搭車的人”。
供應鏈告急
吳長江辭職后,施耐德高管張開鵬接任C E O一職,施耐德中國總裁朱海任危機管理小組組長。6月5日起,施耐德便以讓雷士實現規范化管理、實現由人治轉向法治為名,在財務、生產控制系統中“安排人手”。
“我和朱海說,你做這些也沒錯,但第一,時間點不對,我離開只是一個偶然;第二,下的藥過猛,我一走你就派高管進來,審計查賬,在會上批評‘人治’。雷士能做到今天,超越了許多世界知名公司,如果這是人治,那也是非常偉大的人治。朱海也承認。”
雷士員工在現任CEO張開鵬的辦公室門口掛上“施耐德滾蛋”的條幅,并寫下“敦促書”,強烈要求張開鵬離開雷士。受到同等“待遇”的還有施耐德委派的雷士副總裁李瑞,他也在辦公室遭到了雷士員工的圍堵。
經銷商則揚言要和雷士停止合作,在惠州自立門戶,成立新品牌。
最新的消息是,雷士的50多家供應商中,有40家左右提出“斷供”,明確表示結清貨款,停止合作。雷士惠州工廠現已進入半停工狀態。南都記者與五金分廠負責人交談時,一個員工走過來,手中拿著毛坯問道:“老大,沒材料了,怎么搞?”
這對雷士的正常運轉無疑是致命打擊———想象一下,一部手機哪怕是少一顆螺絲,都無法出貨。正常情況下,雷士需要重新尋找供應商,從考察工廠到選型、多項測試,沒有兩三個月時間根本無法完成。
在董事會看來,供應鏈告急,雷士瀕臨癱瘓,即便不是吳長江主使,也必定獲得了吳本人的默許。
“我希望他不要搞破壞就行了。他的弟弟吳長勇,現在不讓我們發貨,有訂單也不發貨;把(施耐德)高管辦公室的門封上;組織罷工,他就是要把公司搞垮。”閻焱的語氣中甚至有一絲憤怒。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