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志強:城市照明管理發展20年
摘要: 熊志強,從事照明光源企業的光源制造技術管理、城市照明主管部門的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共45年,原徐州市夜景照明管理處書記、處長、總工,組織了歷年來徐州市城市夜景照明工程的規劃設計、招標建設和執法管理工作。
熊志強,從事照明光源企業的光源制造技術管理、城市照明主管部門的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共45年,原徐州市夜景照明管理處書記、處長、總工,組織了歷年來徐州市城市夜景照明工程的規劃設計、招標建設和執法管理工作?,F任徐州市泛亞照明設計研究工作室設計總監,中國照明學會高級會員,CLDA高級會員,中國裝飾照明行業專家組特聘專家,中國景觀照明專委會特聘顧問,住建部干部學院特聘講師,四川美院藝術照明外聘講師,國家首屆中級照明設計師,第一批高級照明設計師、國家高級環境藝術師,2013年阿拉丁神燈獎評委。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到現在,城市照明行業走過了不斷發展、不斷進步的20年,城市照明管理也經歷了從無到有、不斷完善的20年。
從城市“亮化”到城市照明
上世紀90年代初從上海外灘等地率先發起的照明建設,到90年代中期起逐步在全國各大城市和東南沿海城市推廣開來。不過,那時候不叫“城市照明”,而是被賦予了具有時代特色的城市“亮化工程”、“光彩工程”、“霓虹燈建設”等名稱。在城市“亮化”推廣開來的近10年之后的2004年,當時的建設部頒發了《關于加強城市照明管理 促進節約用電工作的意見》(建城[2004]204號),第一次提出了“城市照明”的概念,明確要求“建立健全城市照明法規和標準體系”,依法對城市照明進行規劃、建設和管理。2010年5月,當時的住建部部長姜偉新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第4號令,正式發布《城市照明管理規定》,并自 2010 年7月1日起開始施行。《城市照明管理規定》第一次以國務院部門行政規章的形式提出了“城市照明”的概念,明確城市照明包括功能照明和景觀照明。這不僅僅是名稱的改變,更重要的是意味著城市照明品質的提升要求和城市照明管理活動的深化。
從自發建設到政策引導
“城市亮化”建設初期,各地城市出現了盲目自發建設、追求炫彩奢華、盲目攀比亮度等現象,照明行業市場也在此時迅速膨脹,一些城市和地區出現了“低價競銷、粗制濫造、以次充好、偷工減料”的風潮,既缺少城市照明的精品佳作,也造成了嚴重的光污染和能源浪費。
對此,國家相關部委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對城市照明建設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糾正和引導:
1996年10月,國家經貿委會同國家有關部委和機構制訂了《中國綠色照明工程實施方案》,在政府主導、市場推進、公眾參與和有關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在“九五”期間共同啟動了旨在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提高照明質量的“中國綠色照明工程”;
2004年,建設部頒發了《關于加強城市照明管理 促進節約用電工作的意見》(建城[2004]204號),第一次提出了“城市照明”的概念,明確要求“建立健全城市照明法規和標準體系”,依法對城市照明進行規劃、建設和管理;
2006年,《國務院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國發〔2006〕28號)強調了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性,將綠色照明列為我國的十大重點節能工程之一;
2006年7月,建設部制定頒發了《“十一五”城市綠色照明工程規劃綱要》(建辦城[2006]48號);
2009年初,科技部聯合六部委推出“十城萬盞”半導體照明應用工程試點工作;
2011年11月,住建部制定頒發了《“十二五”城市綠色照明規劃綱要》(建城[2011]178號);
……
這些政策文件的發布和施行,逐步有效地扭轉了存在的問題傾向,城市照明逐步走向正規建設的軌道。
從各自為政到法規完善
雖然政策引導對城市照明行業的規范發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從法律效力來講,從各城市各地區的執行力度來看,還是難以起到指令性的、強制性的作用。因此國家相關部委也在不斷研究,進一步加快了城市照明管理法制化建設的步伐:
1998年,國務院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是我國第一部關于節約能源的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件,對國民經濟建設各方面的能源節約作出了法律規定;
自 2010 年7月1日起開始施行的《城市照明管理規定》,不同于原建設部頒發的《城市道路照明設施管理規定》,是我國第一部關于城市照明管理的法規文件,是我國城市照明管理法制化建設重要的里程碑。《城市照明管理規定》涉及到城市照明規劃、建設、管理活動的各個方面。是城市照明管理活動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依據,是實施城市綠色照明工程的保證。
從分散管理到相對集中
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的城市“亮化”(后來的景觀照明)大多是由城市的市容部門主管,之后在全國不同的城市,有著不同的管理機制和機構:除了市容和路燈管理部門,還有建設、園林、城建等相關職能部門甚至電力公司承擔管理職責,而道路的功能照明則多為市政、建設部門管理。
《城市照明管理規定》明確了國家、省、市三級主管部門對城市照明的管理責任:國務院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指導全國的城市照明工作。省、自治區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城市照明實施監督管理。城市人民政府確定的城市照明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市照明管理的具體工作。目前,各地的城市照明雖然還分屬不同的機制和機構管理,不過,一是國家和省級的城市照明主管部門已經由國務院部門行政規章的形式明確,二是許多城市已經逐步將城市的功能照明和景觀照明集中到一個部門,相對集中了城市照明的管理,逐步理順了管理機制。
從照明理性到理性照明
把握城市綠色照明的法規政策和標準規范反映了照明的理性; 實施城市綠色照明的科學規劃和建設管理體現了理性的照明。
城市照明的理性包括三個方面:國家的法規政策、行業的標準規范、從業人員的職業操守。20年來,我國城市照明的理性不斷成熟、發展,已經初步形成了城市照明法規政策、標準規范的體系,從業人員的職業操守也被潛移默化地提升。
(一)法規政策
? 《關于加強城市照明管理 促進節約用電工作的意見》(建城[2004]204號)
? 《國務院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國發〔2006〕28號)
? 《“十一五”城市綠色照明工程規劃綱要》(建辦城[2006]48號)
? 《“十二五”城市綠色照明規劃綱要》(建城[2011]178號)
?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1998年)
? 《城市照明管理規定》(住建部第4號令,2010年實施)
(二)標準規范
? 2006年,《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CJJ45-2006)頒布實施;
? 2008年,《城市夜景照明設計規范》(JGJ/T163-2008)頒布實施;
? 2012年,《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程》(修訂),頒布實施;
? 2013年,《建筑照明設計標準》(修訂),于2014年開始實施。
? 2015年,《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修訂稿)完成。
(三)職業操守
這絕不僅僅是指照明從業者的職業操守,更重要的、起決定作用和主導作用的,是各地政府和主管部門公務人員的職業操守。
? 國家政策的貫徹靠地方政府的重視和落實;
? 法律規章的實施靠主管部門的監督和作為;
? 標準規范的執行靠行業人員的掌握和運用。
城市照明的理性引導著城市照明規劃、建設和管理活動,實現理性的照明。
城市照明管理發展20年——以“徐州市城市照明管理發展”為例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