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解放北路的項目,金融銀行較多,建筑是殖民時代八國聯軍蓋的古建筑,就是租界。后來被中國收回來以后都弄成銀行。
這條路的建筑挺有意思,整體以歐式建筑為主,俄羅斯的、法國的、西班牙的、英國的都有。
這些建筑都是天津的歷史風貌建筑,在考慮裝燈時,也會盡量地在不破壞建筑載體為主的情況下,用較簡易安裝的手法。這張圖上有表達建筑頂部和立柱的燈光,然后也有利用室內套光的燈光。這條街路燈色溫主要是以2000K的功能照明為主,建筑照明是3000K為主。
燈光示意圖和燈具選型的圖片,大部分是傳統工業為主,有些燈型也參考了用LED。
這個階段沒什么照明規劃設計,沒太多的門檻。整體以實施的效果為主,沒有太多條理性的要求,并且城市以好看、亮兩個特點為主。當時LED還沒有那么普及,色彩基本上都以單色,白光和黃光為主。當時用金鹵燈相對較少,里頭加了個濾色片把它弄成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