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講一個高層玻璃幕墻建筑照明設計的干貨。高層玻璃幕墻建筑大概能分四種形式來做,像我剛才發的這張圖片,它就是一種把天花板,每一層窗洞的天花板打亮,于是可以形成一種在外面看非常明亮的照明效果,非常好。
還有一種,就是做窗簾盒,把窗簾打亮。第三種手法就是陰影盒,就是做樓板的陰影盒,里面裝燈具,讓建筑形成一種節奏感。第四種,很少見,就是用小瓦數的、小角度的燈把建筑里面的主龍骨和副龍骨打亮,然后能讓外面看到龍骨。這種手法現在在國內還比較少。
我喜歡這樣一些節能的、節約的、低調表達的城市照明,它不是像美國曼哈頓的內透光,都是人刻意做出來的,它為了營造一種金融繁忙的形象,特意做的效果。而我們中國城市要做一個辦公樓內透光的話,恨不得把每一個房子都照亮,感覺非常假。
▲
這張照片是在國外拍的LED路燈,照度并不是很高,大概在20LUX以下,但是它的均勻度特別高。通過道路地面的反射,能讓兩側的建筑,還有一些建筑立面上有余光。關鍵是它的道路均勻度讓我看到了LED道路照明的希望。
為什么我把這些照片稱之為成熟城市?因為這些城市二百年以前是這個樣子,二百年以后還是這個樣子。這個城市沒有說非常過度地擴張讓自己變得很臃腫很龐大。也不會天天堵車,人活得非常安逸悠閑。人和人之間的感情和距離都非常近,這樣的城市我認為是成熟城市。而在當代中國,我們看到太多城市病了,城市怎么去發展?城市怎么去讓自己變得更成熟?這是一個非常深刻的話題。
▲
最后一張照片,是一種歷史與時尚的結合,在這樣一個古典的凱旋門里面,做了一個當代的燈光裝藝術置,非常奇妙的組合,讓人感覺很是新穎舒服。它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啟發,歷史和今天怎么去融合?我們怎么去尋找到,用當代的設計語言、設計手法、設計詞匯去發現歷史的傳統因素。我們把歷史傳統因素和今天相結合,創造一種新的文化,這種文化才是面向未來的一種文化。
以上就是第13期阿拉丁微課實錄的全部內容
長按二維碼
查看往期微課實錄回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