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屆廣州三年展看到美國藝術家丹·費拉未因的作品《無題 獻給巴尼特·紐曼之一》,是用熒光管創作的作品,一樣創造出引起幻覺的景深,呈現光色對空間的改變。
五、特瑞爾《曲面玻璃》
經得起遠看近觀,反復摩玩。遠看是一幅平面的朦朧畫作,近看則細味到空間的層次和細膩,特別在小角度靜心感受光的變化,空間也隨之變形。
摘要: 2017年春節期間參觀詹姆斯·特瑞爾回顧展和上海雙年展,最大的感悟就是“見·所未見”。這里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見”,看到了全新的視覺表現方式;二是“所未見”,感知到了視覺以外所蘊含的意味。“見”(視覺)和“所不見”(感知)是照明的一體兩面,孰重孰輕?
2、第四屆廣州三年展看到美國藝術家丹·費拉未因的作品《無題 獻給巴尼特·紐曼之一》,是用熒光管創作的作品,一樣創造出引起幻覺的景深,呈現光色對空間的改變。
五、特瑞爾《曲面玻璃》
經得起遠看近觀,反復摩玩。遠看是一幅平面的朦朧畫作,近看則細味到空間的層次和細膩,特別在小角度靜心感受光的變化,空間也隨之變形。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