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明新型納米發光晶體材料
上傳人:未知 上傳時間: 2009-05-12 瀏覽次數: 138 |
羅切斯特大學教授Todd Krauss說:“納米晶體從光子吸收能量后,將通過發光或發熱兩種方式來耗散能量。”通過第一種方式耗散能量的晶體類型被稱為非閃爍型納米晶體(non-blinking nanocrystal),而第二種方式則稱閃爍型納米晶體(blinking nanocrystal)。
這位教授與柯達公司、海軍科學研究實驗所以及康納爾大學的研究人員一起發現了這種新的納米晶體材料。這種新材料是由柯達公司的Kieth Kahen與康納爾大學Krauss實驗室的Megan Hahn使用多種不同成分共同合成的。
最后得到的納米晶體可以在4個小時內保持在無閃爍狀態下,而在通常的納米材料上這個時間只有數微秒至數分鐘之間。這種材料的核心采用鎘和硒制作,表殼材料則使用鋅與硒,并在內部采用將這些半導體材料均勻過渡的結構,而在一般的納米晶體內部,不同材料之間則存在較為明顯的分界結構。而正是這種均勻過渡的結構使納米晶體上放射出的光子與吸收的光子數量能保持一致。
只要改變晶體的尺寸,這種新的納米晶體材料就可以發出各種不同顏色的光,Todd Krauss認為這種未命名的納米晶體技術有望取代現有的OLED發光技術。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