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巢】姚夢明談國家體育場照明設計(Part1)
摘要: 北京奧運會是奧運史上第一次全部采用高清信號轉播的運動會,要求各比賽場館提供最專業的比賽和轉播照明,國家體育場( 鳥巢) 工程作為國家標志性建筑,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其體育照明更應體現世界最高水平。
北京奧運會是奧運史上第一次全部采用高清信號轉播的運動會,要求各比賽場館提供最專業的比賽和轉播照明,國家體育場( 鳥巢) 工程作為國家標志性建筑,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其體育照明更應體現世界最高水平。本文重點介紹了國家體育場奧運會高清電視轉播的照明要求和詳細的體育照明設計方案。
1 概述
國家體育場( 鳥巢) 位于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南部,北京城市中軸線北端的東側,為2008年第29 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體育場。工程總占地面積21公頃,建筑面積258,000m2。場內觀眾坐席約為91, 000 個,其中臨時坐席約11,000個。北京奧運會、殘奧會開閉幕式、田徑比賽及足球比賽決賽在這里舉行。奧運會后,可承擔特殊重大體育比賽( 如世界田徑錦標賽、世界杯足球賽等)、各類常規體育賽事以及非體育競賽項目( 如文藝演出、團體活動等) ,并將為北京市市民提供廣泛參與體育活動及享受體育娛樂的大型專業場所。
國家體育場將成為全國標志性的體育建筑和城市建設的新亮點,并成為奧林匹克運動留給城市的寶貴文化遺產。
2 國家體育場體育照明要求
為使運動員發揮最佳的競技水平,使全世界觀眾能真實、清晰地了解賽場的動態,融入最大的觀賽熱情,優秀的體育場館必不可少;而優秀的體育場館又需要最高質量的專業體育照明。良好的體育場館照明能為現場的運動員、裁判、觀眾及全球數十億電視觀眾帶來最佳的現場效果和電視轉播畫面。照明在奧運場館中的作用已越來越重要。
由于比賽項目的多樣性及賽事的重要性,國家體育場的照明設計的要求極為嚴格。要充分考慮運動員、裁判員/官員、現場觀眾、電視觀眾( 攝像機) 、媒體讀者(照相機) 等多方面人士的視覺需求,為各方面人士提供最佳照明。除提供充足、均勻的水平照度和垂直照度外,還應充分考慮更多攝像機要求及更嚴格的眩光控制。
為達到最佳的轉播效果,BOB ( 北京奧運轉播委員會)對國家體育場提出了歷屆奧運中最嚴格的照明要求,超過了各體育單項組織、CIE、其他相關照明機構的照明標準,也比2004 雅典奧運會主場地的照明標準更具體、更嚴格。
(本文摘自《照明工程學報》,作者姚夢明)
[NT:PAGE]
2. 1 照明照度水平要求更高
作為全球賽事水平最高的奧運會主場的國家體育場,為滿足賽事轉播的需要,全場共布置了一百多臺高清攝像機和高清超高速彩色攝像機作為轉播設備,從大型的覆蓋全場的主攝像機到各個區域的固定或移動攝像機,從慢動作回放攝像機到軌道或自動攝像機,從全景(氣氛) 攝像機到局部特定位置的特殊攝像機( 如犯規攝像機、球門攝像機等),從起點攝像機、終點攝像機或實時攝影攝像機到頒獎典禮攝像機等等,對如此眾多的攝像機,照明均必須滿足BOB的要求,以提供最佳照明效果保證最全面的電視轉播畫面、以及不同攝像機間轉播畫面的平穩切換。
國家體育場的奧運照明要求中,奧運比賽轉播時對任一固定攝像機的最小垂直照度要求為Ev min> 1400lx,要求對移動攝像機或垂直于場地四邊的最小垂直照度大于1000lx; 而此前各體育單項組織及CIE的照明標準中要求在彩色電視轉播時對主攝像機的平均垂直照度Ev ave > 1400 lx或2000lx,對其他攝像機及垂直于場地四邊的垂直照度則無特別要求。這充分體現了高清轉播的要求及奧運比賽時對全場每一個地方、每一時刻的關注。
2. 2 照明照度均勻度要求提高
國家體育場奧運比賽電視轉播時,水平照度均勻度要求:
最小與最大之比Eh min /Eh max > 0. 6 ( 最好0. 7)
最小與平均之比Eh min /Eh ave > 0. 8
奧運比賽電視轉播時,對固定攝像機的垂直照度均勻度要求:
最小與最大之比Ev min /Ev max > 0. 6 ( 最好0. 7,特殊區域: 0. 7 /0. 9)
最小與平均之比Ev min /Ev ave > 0. 7 ( 最好0. 8,特殊區域: 0. 8 /0. 9)
奧運比賽電視轉播時,對移動攝像機或四邊方向垂直照度均勻度要求:
最小與最大之比Ev min /Ev max > 0. 4
最小與平均之比Ev min /Ev ave > 0. 6
這些均勻度的指標比之前的體育照明標準要求更高,更嚴格,尤其對主攝像機,同時對新增加的四邊垂直照度的要求也更清晰。
2. 3 照明照度梯度的要求
國家體育場奧運比賽的照明除了滿足全場照度中最小、最大與平均的要求外,更明確提出照度梯度的數值指標,要求場地內任一點四周的照度與此點的照度的最大梯度不得超過20%( 4m 間隔) 和10% ( 2m 間隔) ,以滿足場地小范圍內的照度均勻,最大化地提高轉播質量。
2. 4 照明照度比要求提高國家體育場奧運比賽電視轉播時,平均水平照度與平均主攝像機方向垂直照度之比應在0. 75 ~1. 5 之間( 最好為1∶ 1),以滿足場地整體的立體感及場地照明的舒適度。比賽場地內任何一點上的與場地四邊垂直的四個垂直照度中的最小值與最大值之比應不小于0.
6,以滿足場地內任一點上的各方向的垂直照度,從而增強照明的立體感,滿足各個方向的攝像機的照明要求,從各個方向捕捉運動比賽的精彩。
[NT:PAGE]
2. 5 對奧運比賽場地照明光源的要求
高清攝像機可以根據現場照明場景的色溫調節白平衡,以再現與日光色照明下一致的白色,但是這種調節是非常困難和繁瑣的,且不同攝像機、不同攝像師之間的調節無法保持一致,同時不同光源間的色偏差也會使這種調節更加困難。另外,即使相同色溫的光源由于其光譜的不同其顯色指數也會不同,同樣日光色但CRI僅為70的光源也許會將紅色和粉紅色顯示成類似失去光澤的棕灰色,這會使攝像機轉播的畫面中運動員的膚色失去健康的色澤,如果在比賽現場人的眼睛可以根據經驗作適當的補償,但攝像機的鏡頭無法作出類似的補償。因此BOB要求光源的額定色溫Tc =5600K,光源色溫偏差不超過IEC 的容差范圍,顯色指數( CRIRa8)≥90。且要求光源為同一制造商、同一批次的產品,以最大限度地減小由于照明光源的色差或色漂移的不一致造成的對現場照明效果和電視轉播畫面質量的影響。
2. 6 觀眾席照明
為保證現場觀眾的氣氛及電視轉播畫面的整體效果,要求前15 排觀眾席對主攝像機的平均照度不低于比賽場地平均垂直照度Ev-ave的10%,且不高于此平均照度的25%,15 排以后的觀眾席照度應按統一比率降低。
2. 7 照明對眩光限制的要求
為進一步提高場地照明舒適度、提高轉播質量,國家體育場要求奧運比賽時照明對所有固定攝像機的眩光指數GR 均不得超過40,對場地內觀察者的眩光指數GR不得超過50。燈具不得直接投射向固定攝像機,各個不同運動要求有不同的燈具最大投射仰角,以降低眩光。BOB 要求燈具的最大投射角不超過68°。除控制直接眩光外,還需要控制由于場地材料反射引起的反射眩光,尤其對主攝像機更要控制其攝像范圍內的反射亮點,提高轉播畫面的質量。
3 國家體育場奧運體育照明的區域變化
由于賽事水平的提高及競爭的激烈,比賽時經常會發現比賽不僅僅在場地的劃線范圍內進行,因此國家體育場照明要求的范圍更大,田徑比賽區域FOP要求為場地劃線區域外加1 米的范圍,田徑比賽中100 米直道的照明范圍為從起點前10 米到終點線后30 米; 110米欄直道的照明范圍為從起點前5米到終點線后30 米。
為使比賽時的最精彩部分可以被全面地記錄、觀看,BOB 在國家體育場比賽項目的FOP 中又提出了特殊照明區域( 轉播回放區域) 的概念,如徑賽的100米直道的從起點前10 米到終點線后30 米的特殊區域; 110 米欄直道的從起點前5 米到終點線后30 米特殊區域; 100 米起跑區、110米欄起跑區、200 米起跑區、400 米/4 X100 米起跑區、800 米起跑區; 終點線; 障礙賽水池等,田賽的跳高/撐桿跳的助跑區、過桿區、墊子著落區;跳遠/三級跳遠的助跑區、沙坑著落區; 標槍的助跑區; 鐵餅、鏈球、鉛球的投擲區; 各起跳板/投擲線( 犯規線)等,這些區域的最小照度要求不變,但對照度均勻度及照度梯度的要求比全場更高。且有時此區域內對相關攝像機的最小垂直照度要求大于全場的主攝像機的平均垂直照度。
除比賽區域外,國家體育場的照明應為馬拉松通道、室外訓練場、室內訓練場、混合區、新聞發布廳、頒獎臺、升旗區、萬國旗和室外綜合區等提供符合BOB要求的照明設計,以保證奧運比賽的順利進行。
4 國家體育場體育照明轉播攝像機考慮
由于國家體育場在奧運會期間需要舉辦足球決賽和全部的田徑比賽,為向全世界轉播精彩比賽,BOB 設置了100多臺攝像機用于高清轉播,因此在照明設計時,為滿足全場所有攝像機的照明要求,首先需要了解全部轉播攝像機的位置,同時還需要了解這些攝像機的功能及其轉播覆蓋的區域,以充分滿足不同攝像機的照明要求。
國家體育場的體育照明設計方案中共考慮了93個攝像機( 足球: 15 個,田徑: 74 個,全場: 4個) 及移動攝像機( 四邊垂直照度)的照明需求,滿足不同比賽項目的要求。對同一區域有多個攝像機進行攝影跟蹤,尤其是對100 米,110米欄等重大比賽項目的跑道、起點、終點線處進行多機攝影跟蹤,從各個方向轉播比賽的精彩畫面。
[NT:PAGE]
圖1 列出了足球比賽的主要攝像機位置
圖2 列出了足球比賽主要攝像機的轉播覆蓋范圍
圖3 列出了田徑比賽中徑賽項目的攝像機位置
圖4 列出了田徑比賽徑賽項目的部分主要攝像機的轉播覆蓋范圍
圖5 列出了田徑比賽中部分田賽項目的攝像機位置
(本文摘自《照明工程學報》,作者姚夢明)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