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電流驅動LED芯片
上傳人:彭暉 上傳時間: 2010-03-18 瀏覽次數: 483 |
1. 背景:芯片廠擴產
按照晶元公司的預測,(1)如果LED液晶電視占液晶電視市場份額的10%,則目前全世界的LED芯片廠的產能將供不應求(這一預測現在已被證實);(2)照明市場更大,如果全世界的白熾燈100%的被LED燈替換,則LED照明對LED芯片的需求是LED液晶電視對LED芯片的需求的100倍,即使10%的白熾燈被LED燈替換,對LED芯片的需求也是LED液晶電視需求的10倍。比較樂觀的估計是,在未來1至2年內,LED將大舉進入照明。
因此,一方面,各個LED芯片公司都在擴產,另一方面,其他資金也大量進入LED芯片產業。例如,韓國的三星公司采購了大量的外延設備MOCVD。
瓶頸在于,外延設備廠的擴產速度有限(據報道,世界兩大MOCVD生產廠家預計到今年底,產能增加1倍),藍寶石襯底廠的擴產速度有限(目前,合格的藍寶石襯底的生產廠家的數量屈指可數)。外延設備廠和藍寶石襯底廠的擴產速度遠遠達不到LED照明對LED芯片的需求的增加的速度。其他的芯片設備和原材料的供應都會出現緊張。
如何在未來的幾年內擴大設備廠的產能和原材料廠的產能以滿足LED照明對LED芯片的需求呢?
2. 一種緩解的方法:大電流驅動的LED芯片
緩解的方法之一是:研發并在1至2年內生產可以采用大電流驅動的LED芯片,使得一個芯片發出的光通量相當于數個傳統的LED芯片的光通量。
大電流驅動的LED芯片的優勢如下:
(1)相當于LED芯片的價格降低到原有芯片的幾分之一,更有利于LED照明的推廣。
(2)相當于現有產能提高了幾倍,而沒有增加極其昂貴的設備投資,降低風險。
(3)提高了新擴產的設備的生產能力。
為了更直觀的理解這一緩解的方法,引入兩種芯片產能的定義:
(A)“芯片產能”。
(B)“lm產能”,即,采用lm數量來計算芯片廠的產能,因為照明燈具的要求是采用lm(或lux)數來計算,而不是燈具所使用的芯片的數量來計算,這有些像發電廠的產能是按發電量計算的一樣。
例如,一個芯片廠的“芯片產能”是:月產100 kk的45mil芯片。
如果每個芯片封裝后在350mA驅動下發出100 lm的光,可以說該廠的“lm產能”是10 kkk lm。但是,如果每個芯片封裝后在更大電流驅動下發出300 lm的光,可以說該廠的“lm產能”是30 kkk lm。然而,按照350mA驅動的100 lm的LED芯片,為了達到30 kkk lm的“lm產能”,則需要的“芯片產能”是:月產300 kk的350mA驅動的45mil芯片。
對于上面的例子,這相當于:
(1)大電流驅動的芯片的每lm光通量的成本減低到原來的1/3;
(2)芯片廠家的“lm產能”提高了3倍,但是,芯片廠家的“芯片產能”沒有增加,因而,沒有增加數目巨大的設備投資,節省了擴產月產200 kk 的“芯片產能”的巨額投資;
(3)也節省了月產200 kk的350mA驅動的芯片的外延生長和芯片工藝的原材料費用。
即緩解了對設備廠商的壓力,也緩解了對原材料(包括藍寶石襯底)的需求。
如果能采用更大的電流(例如,數安培量級的電流)驅動,則優勢更大。
韓國的三星公司采購了大量的外延設備這一消息被多次引用,但是,沒有引起廣泛注意的是,三星公司正在與他人合作研發大電流驅動LED芯片,并且已在外延層面進行了專利布局。屆時,不但三星公司的外延設備的“芯片產能”大的驚人,其“lm產能”則更是驚人——數倍于350mA驅動的LED芯片的“lm產能”。沒有大電流驅動芯片的技術的廠家則更難望其項背。
3. 大電流驅動的LED芯片的發展
據透露,Cree公司的1.5A電流驅動的芯片正在進行老化試驗,截至目前,6000小時只衰減7%。
我們知道:可以用大電流驅動的LED芯片必須在:(A)外延層面、(B)芯片層面、(C)封裝層面,滿足下面的條件:
(A)外延層面:關鍵的問題是要解決在大電流驅動時芯片的量子效率下降(efficiency droop)問題。一些公司正在研發解決效率下降的方法。例如,美國佛吉尼亞大學公開了試驗結果:采用摻雜鎂的InGaN 阻擋層代替無摻雜的GaN 阻擋層,在900A/cm2電流密度下(相當于采用9A電流驅動1mm2芯片),得到最大的外量子效率。作為對比,目前市場上的常見的大功率1mm2的LED芯片的電流密度只有35A/cm2。最近,該大學公開了他們對大電流驅動的非極化LED的研發結果(見圖1)。
用戶名: 密碼: